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甘肃省以“人才首位”助推卫生健康事业 “发展进位”

时间:2025-05-21 12:00:26来源: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作者:宣传处 阅读: 35186

近年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人才首位”理念,锚定“人才赋能”“人才兴医”工程,全面解锁“引育留用”全链条,以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全省基本公卫、乡村医疗体系、核心健康指标等多项卫生健康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一是聚焦“高端引领”打造“人才高地”。将“人才是第一资源”贯穿人才招引工作始终。打好乡情牌柔性引。面向国家级医院首创性开展甘肃籍专家招引,以每年30%增幅不断扩容,首批387名甘肃籍专家回乡签约反哺陇原卫生健康事业,形成“引进一个专家、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个医院或学科”的良好局面。打好政策牌组合引。出台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员额制扩容、高层次人才培育等政策措施,精准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近三年省级引进高层次人才1270人、增幅达21%。打好平台牌专项引。将全省卫健人才招聘专场等人才招引平台,由省内扩至京沪等地,由省属重点高校扩至清北复旦等国内高校,近三年全省累计引进急需紧缺卫生人才1.5万人。

二是聚焦“培育为主”突出“强筋健骨”。将“激发潜能、成就卓越”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紧盯国家级加力冲刺。对标国医大师等国家级人才标准,建立重点培养人才库,不遗余力“扶上马”冲刺“国家队”,近三年选树获评全国名中医、国家杰出青年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国家级人才11人。紧盯省级塔尖加力扶持。按照“一人一策”重点培养省内骨干人才,省拔尖领军人才由6人增至11人,省领军人才由103人增至233人,新增省优专家5人、陇原青年英才88人。紧盯分层梯队加力构建。按照省级赴海外、市县级到省外培育的思路,拓展德国、意大利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人才培养基地26家,年均培养400余人次,选树系统骨干和青年人才600名,2.2万名医疗人才纳入专业引领、骨干支撑、青年储备的“一二三”人才梯队。

三是聚焦“人心安稳”建好“栖息之地”。持续提升人才“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用“真金白银”留才。持续推进人才保障政策升级迭代,医学博士以上人才引进一次性给予安家补贴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50万-100万元,在此基础上医院补贴30万-100万元。用“高端平台”留才。聚力建强1个国家级胃肠肿瘤实验室、1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5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9个省重点实验室。用“贴心服务”留才。坚持“人才有所需,服务有所为”,实现全流程“帮办代办”、全领域“流程再造”、全周期“政策直达”,办理陇原人才服务卡1366人、申领津贴520万元,在全国率先推进1271名大学生村医入编,全面落实村医待遇保障,让人才服务贴心入微。

四是聚焦“人尽其用”厚植“成长沃土”。不拘一格用人才,让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顶尖人才组团带动。按照立足甘肃、辐射西北,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专科建设目标,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甘肃籍专家分专业组团打造我省卓越临床重点专科,让疑难危重患者省域内更有“医靠”。高端人才辐射带动。发挥省级人才专技优势,建立知名专家室137个、专家点258个,覆盖所有市州和县区,推动70个县5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填补基层技术空白121项。骨干人才下沉带动。开展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选派1.3万名医疗人才下基层驻点帮扶,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县域内诊疗人次、住院人次分别增长9.36%、11.01%。


责任编辑:杜焕朝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