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住培生感悟 | 一位住培生的临床“ 修行 ”录

时间:2025-07-25 16:07:56来源:医师报作者:李佳 阅读: 609

       当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使命感便在心中悄然生根。作为一名开滦总医院口腔全科专业2024级住培学员,近一年的住培时光像一场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修行,让我在专业技能的打磨中蜕变,更在医者初心的坚守中成长。

初入临床

在忐忑中迈出第一步

       第一次独立接诊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明明对龋齿充填的理论烂熟于心,可拿起器械的手却止不住发抖,连最基础的窝洞预备都显得笨拙,是王冉老师轻轻握住我的手纠正手法,焦丹丹老师在一旁细致讲解“ 支点要稳、力度要匀 ”的操作精髓。她们让我明白,口腔治疗里没有“ 小事 ”,每一个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更难忘的还有陈一老师和李冠娥老师的耐心开导,当我因一次操作失误陷入自我怀疑时,他们没有批评,而是翻出相似病例,一点点帮我分析问题所在。这件事也成了我后来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

技能进阶

在实践中攻克难关

       住培期间,我接触到了丰富多样的病例,临床技能的提升是住培过程中最大的收获。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熟练掌握了很多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简单的龋齿、牙周炎到复杂的颌面外伤,每一个病例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在面对患者复杂根管治疗时,我从最初对根管治疗的陌生和畏惧,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我深刻体会到了精确操作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为了确保根管清理的彻底性,需要反复研究X光片,仔细辨别根管的形态和走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还学会了运用多种辅助设备和技术,以提升治疗效果。在口腔颌面外科时,郝建清主任和赵坚副主任详细地教我们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带我们参与拔牙、囊肿切除、种植牙等手术,从拉钩、止血等基础操作做起,逐渐积累了手术经验,提升了自己的手术操作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每一次成功的治疗,都让我充满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口腔医学道路上前行的信心。

医者温度

在沟通中读懂患者

       口腔科的治疗往往伴随着疼痛与恐惧,医患沟通便成了一门必修课。医学的温度在“ 技 ”更在“ 心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担忧,让患者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曾遇到一位对拔牙极度恐惧的大爷,我耐心与他沟通,详细讲解拔牙的过程和安全性,最终成功消除了他的顾虑,顺利完成治疗。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建立起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严谨的态度,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信心。

成长沃土

在交流中拓宽视野

       住培的成长,离不开医院搭建的学习平台。每月住培办的老师会组织病例讨论,各个科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临床经验,这让我认识到口腔疾病往往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多学科的思维方式,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在面对复杂病例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同时科室每周的学术讲座更是“ 充电时间 ”,从数字化种植技术到隐形正畸新进展,前沿知识的输入让我明白,医学之路永远有新领域等待探索,和同期住培生们一起查资料、探讨病例、分享心得的日子,也成了这段时光里温暖的记忆。

       回望这一年,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能独立接诊,从对临床的懵懂认知到深刻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份量,开滦总医院口腔科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成长的引路人。未来,我将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用精湛的技术守护每一颗牙齿,用真诚的服务善待每一位患者。( 2024级口腔全科刘研初 )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