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 开幕 形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中国方案”

时间:2025-08-22 11:24:29来源:医师报作者:杨瑞静 阅读: 897

2025年8月16日,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肥胖联盟(COF)、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来自20余个国家的460余位专家领衔60余场学术论坛,以多学科视角探讨肥胖症防治的最佳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成果,大会吸引了1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擘画健康体重管理新未来。

1.jpg

本届大会“肥胖需全民意识和规范诊疗”为主题,再度融合减重与代谢外科学、内分泌代谢学、临床营养学、心血管病学、代谢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力量共同推动规范诊疗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地,并向全民普及体重管理与科学减重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形成体重管理合力。

2.jpg

中国肥胖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重磅提出“肥胖症学”创新学科理念。他指出,肥胖症学应作为临床医学的独立学科体系,着力于发病机制研究、规范化诊疗及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干预方案。为深化这一学科体系建设,大会特别设置人民卫生出版社《肥胖症学——基础理论、诊断评估和体重管理》新书编撰启动仪式以及《国人健康管理》丛书首发仪式,旨在系统构建学科理论框架,推动我国肥胖症学的高质量发展。

全民意识提升 构筑肥胖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科学规范的体重管理知识传播,是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中国肥胖联盟在本次大会发起面向公众的“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参与者,他们将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5公里专业健康跑道上,以行健走的方式践行健康生活的理念。

与此同时,中国肥胖联盟号召广大医疗卫生机构及专业医务工作者共同行动,首次发布《关于规范体重管理科普传播的倡议书》,呼吁行业同仁共同践行科学、规范的体重管理科普传播,发挥“健康促进主阵地”和“健康科普主力军”的作用,助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中国肥胖联盟COF)2025年3月启动中国肥胖科普大会,并联合搜狐健康共同推出“中国肥胖科普大会短视频大赛”与“健康减重公益挑战赛”。两项赛事于8月15日在中国肥胖大会颁奖仪式上圆满收官。活动期间,优秀科普短视频作品通过全媒体平台展播,累计获得440余万次点赞。226名参与健康减重公益挑战赛的选手在专业医师团队全程指导下,累计减重达1286.84公斤。本次活动通过多学科协作与医患深度联动,有效验证了科学减重的干预效果,为“健康中国”行动在肥胖防治领域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案例。

健康体重管理需要面向全人群、全社会和全生命周期。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教授指出,“2024年是国家全面重视肥胖症管理的元年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体重管理承载着全民健康的大命题,我们呼吁公众以科学态度正视肥胖问题,将科学体重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国际视野引领 整合肥胖规范诊疗的中国方案

2024年3月,中国肥胖联盟牵头组织12个专业领域的124位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国内首部《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于2024年10月17日由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正式发布,首次系统提出了肥胖症多学科治疗路径和协作诊疗模式,成为推动肥胖症规范诊疗的纲领性文件。为促进指南落地实施,中国肥胖联盟202411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指南巡讲活动,围绕肥胖症诊疗的前沿进展与发展方向,积极推进规范诊疗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根据世界肥胖联盟《2025年世界肥胖地图》预测若缺乏有效干预措施2030年,全球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症比例将超过50%,我国超重及肥胖症绝对人数跃居全球首位这一严峻公共卫生挑战正对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体系造成空前压力。张忠涛教授基于全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全国登记数据库的结果强调,当前亟需建立肥胖分级诊疗体系,针对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要重点关注极重度肥胖症患者这一高危人群,他们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

“肥胖症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宇清教授指出,“已有多项重磅研究证实,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可干预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我们将更着重于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社区防治’的全链条管理。 

随着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全国各医疗机构正加快推进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建设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肥胖防控工作进入规范化、系统化新阶段。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新型药物和技术的涌现为肥胖治疗带来新机遇。我国学者在积极探索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等创新模式,在推动全球减重药物研发及标准化诊疗方案落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会延续了往届会前专科培训和国际认证考核的特色模式,开幕前夕举办了世界肥胖联盟(WOF)的SCOPE School肥胖医学培训课程、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联盟(GCMBSA)与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ASMBS)联合开展的国际专科医师认证、亚洲杜克减重大师班、临床研究训练营以及减重专科护士培训五大培训项目,系统覆盖了肥胖症全链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本届大会还特别设立青年论坛及Top10论文评选平台,集中展示肥胖症防治领域的基础研究突破与临床创新成果,为青年医师搭建学术交流舞台。

“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基石。”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表示:“本届大会所开展的培训课程进一步升级,旨在通过结构化的培训考核体系,帮助医疗同仁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国际视野,赋能肥胖症诊疗的中国标准,推升中国肥胖诊疗能力接轨世界最高水平 

本届大会设立多个产学研创新论坛,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共商减重药物研发、人工智能与体重管理、新技术转化及产业生态构建等前沿科技问题,形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中国方案”。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房中则教授指出,“从一刀切’到个性化方案,从短期减重到长期健康管理,技术创新正推动肥胖症诊疗向精准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

中国肥胖联盟自2024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人人拥有健康体重,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景,通过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科学研究和医学诊疗四大方面核心工作,全面推进我国体重健康管理体系建设。作为中国肥胖防治事业的重要平台,中国肥胖联盟积极与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合作,有效地提升了我国肥胖症防治的引领性、专业性与学术性水准。

责任编辑:杨瑞静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