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 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团队研发新型智能血管支架涂层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张文斌教授团队与特聘副研究员王雅楠在国际权威期刊《 Bioactive Materials 》( 影响因子20.3 )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微环境响应型血管支架涂层,能够智能调控支架植入后的凝血-炎症相互作用,显著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论文于2025年6月正式见刊,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专利号:ZL202311201899.9 )。
临床背景:血管支架的困境与挑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血管支架作为血运重建的关键器械,虽能迅速恢复血流,却常常面临术后再狭窄、血栓形成、持续性炎症及再内皮化延迟等问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开发兼具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功能响应性的新一代支架,成为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
创新突破:智能涂层实现“ 全程响应 ”与“ 双向调控 ”
张文斌教授研究团队设计出一款可响应病变微环境的智能支架涂层。该涂层具备双重调控机制:
首先,在炎症环境中,涂层通过感应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精准释放丹酚酸A( Salvianolic Acid A ),有效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细胞行为,并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
其次,可同步持续释放抗凝药物替罗非班( Tirofiban ),阻断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根本上干扰“ 凝血–炎症 ”恶性循环。
该设计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覆盖了支架植入后的全程组织反应阶段,还在功能上同时兼顾抗凝、抗炎和促血管修复三大目标。
动物实验验证卓越疗效
在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该涂层支架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性能:
· 显著抑制内膜增生,改善血管结构与功能;
· 减少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形成;
· 降低脂质沉积,促进健康内皮层的再生与修复。
未来展望:从“ 精准干预 ”到“ 智能诊疗 ”
该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涂层技术策略,也为血管支架的下一代升级指明了方向。
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向临床转化,并结合材料学、生物信息学及人工智能方法,开发可实时监测血管状态、自动调节药物释放的“ 智能支架系统 ”,实现对不同患者、不同病变阶段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9-042025
宁夏第二届健康教育技能大赛暨全区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大赛圆满收官 助力健康宁夏建设
-
new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 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团队研发新型智能血管支架涂层
2025-09-04 -
new浙江省医疗援疆多学科专科联盟把“ 专家诊室 ”搬进乡村
2025-09-04 -
new祝贺!西南医大附院核医学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25-09-04
-
我的病人朋友——专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米彦军
2023-03-06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召开“内镜治疗及内镜技能指导”入基层科普宣传,手把手志愿帮扶线上会议
2022-09-13 -
无陪病房,让病友感受“家”的温暖
2022-09-13 -
好好记录平凡却闪着光的日子
2022-09-13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赣医大一附院“ 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 ”项目获评2024年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2025-01-03 -
南华附二医院2024年 “ 5·12 ” 国际护士节暨第十三届护理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启动
2024-03-13 -
在心脏骤停6次中完成急救和心梗支架植入 28分钟里创造生命奇迹
2024-03-15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为国家卫健委“中英卫生人才发展平台”首批成员单位
2023-09-19 -
既挂牌又出征!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辽阳辽化医院成为辽阳市宏伟区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
2024-07-19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甘肃唯一合作单位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