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两遭心梗致重症心衰 中医辨证施治助其重获新生
“是王大夫帮我捡回了一条命!”10月8日上午,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特聘专家王向农的诊室外,78岁的李丙(化名)在妻儿搀扶下,将一面写着“妙手仁心治顽疾 中医精髓传真情”的锦旗郑重递出。这个两个月前还因心衰卧床、心率仅34次/分钟的老人,如今已能自主活动,心率恢复至60-70次/分钟的正常范围——这场“生命逆转”,源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精准干预。
李丙是河南人,随儿子定居西安后,原本安稳的晚年生活被两次心梗打破。2025年3月,他首次突发心梗,经紧急救治后尚未完全康复,5月心梗再度发作。连续两次心血管重创,让他的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直接引发重症心衰。“当时他躺床上动都动不了,心率低到34次/分钟,在别的医院住院吃药也没见好转。”李丙的妻子回忆,医生评估后建议植入双腔起搏器,但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手术风险极大,一家人再三权衡后,无奈放弃了手术方案。
回家后,李丙的心衰症状持续加重,双下肢逐渐浮肿,稍一活动就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家人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始终不愿放弃。“听人说有个和我爸情况差不多的心衰病人,在王向农大夫那治好了,能正常生活,我们就想着来试试中医。”李丙的儿子四处打听后,找到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王向农专家。
2025年7月,家人带着虚弱的李丙首次就诊时,老人不仅心衰症状明显,还伴有双下肢浮肿,连说话都显得吃力。王向农通过把脉问诊,结合老人病史,给出了精准的辨证结论:心衰病位虽在心,但与肺、脾、肾、肝相互关联,其核心病机是心脏阳气亏虚,心气虚为根本。“治疗不能只盯着‘强心’,得在补虚的基础上,兼顾活血化瘀、利水祛痰消肿,从根源上调理脏腑功能。”王向农据此为李丙开具了定制化中医药方。
服药期间,王向农不仅定期跟进李丙的恢复情况,还反复叮嘱家属:“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油少肉,别让老人情绪压抑,保持心情舒畅比啥都重要。”就这样,从首次问诊到后续两次复诊,经过30副中药的调理,李丙的身体逐渐发生变化:先是双下肢浮肿消退,心慌气短的症状减轻,接着心率慢慢回升,到10月复诊时,已能自主下床活动,面色也从之前的苍白蜡黄变得红润有光泽。
“第四次来问诊,他的心率稳定在60-70次/分钟,和正常人差不多了,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李丙的妻子难掩激动。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王向农也提醒,心衰预防大于治疗,日常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定期体检及时排查心血管问题,才能有效降低心衰发病风险,守护心血管健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10-102025
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手指麻木!针刀镜化解老人胳膊里的“双重危机”
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手指麻木!针刀镜化解老人胳膊里的“双重危机”
-
new晋疆情暖边疆!山西援疆专家李九胜返第六师奇台医院义诊 践诺“每月归队”护健康
2025-10-10 -
new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回访第六师奇台医院 十余年晋疆医疗协作续写“山海情”
2025-10-10 -
new七旬翁两遭心梗致重症心衰 中医辨证施治助其重获新生
2025-10-10
-
我的病人朋友——专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米彦军
2023-03-06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召开“内镜治疗及内镜技能指导”入基层科普宣传,手把手志愿帮扶线上会议
2022-09-13 -
无陪病房,让病友感受“家”的温暖
2022-09-13 -
好好记录平凡却闪着光的日子
2022-09-13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赣医大一附院“ 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 ”项目获评2024年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2025-01-03 -
南华附二医院2024年 “ 5·12 ” 国际护士节暨第十三届护理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启动
2024-03-13 -
在心脏骤停6次中完成急救和心梗支架植入 28分钟里创造生命奇迹
2024-03-15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为国家卫健委“中英卫生人才发展平台”首批成员单位
2023-09-19 -
既挂牌又出征!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辽阳辽化医院成为辽阳市宏伟区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
2024-07-19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甘肃唯一合作单位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