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海钩沉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海钩沉/详情

“救死扶伤”并非行医的唯一目的

时间:2015-12-03 14:28:22来源:未知作者:王岳

 “治病救人”的失败与“帮助患者”的成功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于医院。如果医生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行医唯一目的,那么他的工作将如同一场赌博,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而最终一定会失败。因为几乎所有的患者最终都要死在医院里。

更为可怕的是,在此目的下,医生会工作结果是自己不可操控和决定的。哪怕是一种轻微的疾病,医生都不能够对患者做出治疗结果的承诺。但是,如果医生把“帮助患者”作为行医目的,工作将永远成功,而没有失败。实际上,“帮助患者”本身也包括了“治病救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此观念指导下,假如医生面对的是一位胰腺癌晚期的患者,他会发现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战胜对“死亡”的恐惧,甚至可以满足他临终前的小小的心愿……

医生最大的敌人——“冷漠”和“贪婪”

我曾经告诫医生朋友们,医疗纠纷永远没有赢家。医务人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医生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和死亡,而是“冷漠”和“贪婪”。

由于种种原因,医生这一职业非常容易对患者表现出“冷漠”。而患者则是非常非常需要医生的帮助、安慰和关怀。强烈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使得患者见到医生往往都非常失望。医生应该将自己定位为患者“博学且值得信赖的朋友”。如果医生可以抱着交朋友的心态去工作,“冷漠”的敌人也自然会远离你。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经在出席广东科协论坛时指出:“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开始沦落。”是的,在市场机制刺激下,连公立医院和我们的医生也都“一切向钱看了”。这些年,一些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的代言人,而非患者安全的保卫者。据我了解,国内一起恶性杀医事件发生后,行凶者被绳之以法,但其背后却是医院给月收入1200元的特困家庭开具一支药13000元,年花费近10万的药物(却又根本治不好患者的疾病)。这难道不应该引起医疗行业的反思吗? 

信仰与梦想对人生很重要,尽管你可能永远无法用科学的手段去证明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李安拍摄电影《少年派》,想告诉我们每个人心灵上都必须有追求。哲学家尼采曾经说,人的一生就是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骆驼变成狮子……我们从孩提时就像骆驼一样,在父母的“缰绳”下做他们让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上学了,还是像骆驼一样,在老师的“缰绳”下做他们让我们做的事情;每一位医务人员在成人后,在成为一个有自我人生观、价值观的白衣天使之后,本应摆脱缰绳成为自由执业的狮子。因为你们最清楚如何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你们本不需要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而应该是我想做什么……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