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 梁军:山东大汉的肝癌“小目标”
1978年,正值高考恢复第二年,从小憧憬成为医生的梁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学院校。
2019-01-17 -
new 永远在前进的路上
2019年1月11日,新的荣誉花落归榜。第四届《医师报》医学家峰会上,王海波荣获“2018年十大医学贡献专家”称号。追寻王海波的成长轨迹,不难找到所获荣誉的答案。
2019-01-17 -
new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麻醉科、ICU主任 缪长虹教授:将麻醉做到极致
“麻醉医生不仅仅对每一台手术保驾护航,而且还可以改变人生。”——缪长虹教授
2019-01-17 -
中国心脏康复“布施者”
一副精致的妆容,一袭藏蓝色大衣搭配黑色中筒靴,一头精心修饰过的中长卷发,尽显干练大方,精气神十足。地地道道东北人的她,说话咬字“嘎嘣脆”,给人印象总是快人快语、雷厉风行。
2019-01-17 -
新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黄诚:一颗“诚”心做治疗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千百年来,这句治学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孜孜以求、学海奋楫。
2019-01-17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 维拉:啃下癌痛“硬骨头”
“癌痛能让一个硬汉白天晚上大哭大叫、痛不欲生,”几年前好友父亲的遭遇让刚到新组建的疼痛科,原本对癌痛还很茫然的维拉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形象的体悟。
2019-01-17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胡夕春教授:我最想做的是癌痛全程管理
在胡夕春从医三十年的记忆中,有很多温馨的、难以忘怀医患故事,但最让他难以忘记的是年轻时改变他从医理念的一个悲恸的故事。
2019-01-17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肝胆外科主任 陈亚进:做有想法的外科医生
“医学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创新不是福至心灵的突发奇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循序渐进。”
2019-01-17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 任东林:有理想就有现实
曾经有过这样的调查,世界上最快乐的三种人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患者的外科大夫。
2019-01-17 -
刘又宁:从医五十载 医者初心不改
改革开放前10年的住院医生,加上改革开放40年来在呼吸、感染领域的深耕,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病研究所刘又宁教授在他从医五十载的历程里,为我国呼吸和感染性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