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中医与姑息 从相遇到相知

时间:2018-06-23 12:47:30来源:未知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李萍萍 阅读: 150690

image.png

祖国医学重视疗人之心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根据审证求因的诊治理论,对症状的研究颇为细致,按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系统症状分类,仅内科就可列出200种症状以上。中医诊治疾病从患者的不适症状入手,根据症状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达到改善症状的同时,调整阴阳脏腑平衡,从而祛除病痛的目的。中医诊病,非常注意疗人之心;在《医述》中特别提出:“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欲求疾愈,不亦愚乎。”

在症状控制的研究方法方面,NCCN指南强调由于疼痛是内在的主观感觉,病人对疼痛的自我报告是目前评估的标准。患者报告结局(PRO)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角度为临床研究提供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等评估的一类指标,主要包括疼痛、疲乏、恶心等生活质量相关的一系列主观感受。该类指标完全来自于患者,无医务人员的修正或解读,通常以患者自我报告或面访的形式获得,量表是主要测量方式。美国FDA高度重视症状/功能试验结果,FDA对新药临床试验中使用PRO作为终点指标已有详细要求,重视PRO,对关注病人的临床实践,掌握研究方法十分重要。

中医与姑息的相遇

东汉末年的《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对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症状特点做了详细的记述,同时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施以辨证治疗,至今仍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圭臬。在关注患者本人对痛苦症状的描述方面中西医也是相同的。

为了客观评价中医改善肿瘤患者症状的治疗效果,肿瘤常见中医症状的量化评估工具“MDASI-TCM症状量表”的研究得到了非常好的效度和信度,患者对问卷的认知调查结果证明,MDASI-TCM症状量表是便于理解、易于使用的工具。在这一点上,中医与姑息达到了相知。为用中医方法治疗或改善肿瘤患者症状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评价工具,同时也得到了西医的认可。

推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实践中,使用中药止痛的四点思考

1、根据肿瘤疼痛的特点辨证用药。中医治疗疼痛,首先根据疼痛的特点辨证施治。如血瘀疼痛以刺痛为特点,应使用活血止痛中药;气滞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则使用理气止痛中药;毒热疼痛以局部灼热疼痛为特点,治以解热止痛;寒凝疼痛以冷痛恶寒喜温为特点,治以温通止痛;而气虚作痛以隐隐疼痛不适为特点,治以益气止痛等。

2、了解止痛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辨证应用。如西黄丸由牛黄、制乳香、制没药、麝香组成,有活血化瘀 清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瘀热毒表现的疼痛。

3、应了解止痛中药的适应症,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如使用活血止痛中药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是否正在抗凝治疗,避免引起出血等。

4、在癌痛规范治疗中,应注意根据疼痛程度合理使用中成药。如重度疼痛患者,按照NCCN指南,首先规范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使用中药治疗重度疼痛。中度疼痛的患者,可配合止痛药物辅助治疗,酌情使用中药。轻度疼痛的患者,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意愿,可推荐辨证使用中药。在癌痛治疗中我们提倡开展中药止痛作用临床研究,针对不同程度和治疗目标,为更好地帮助患者达到有效、舒适镇痛,贡献祖国医学的力量。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