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王付教授: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处方用药

时间:2020-02-01 20:00:11来源:未知作者:张广有 阅读: 91385

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感冒和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原因,此病毒一旦侵犯人体常常会引起诸多感冒症状或/和肺部感染症状等,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对人危害很大,但临床中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取得最佳预期效果的。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任医师认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感冒和肺部感染的最佳方案是,既要突出用中医中药因人治疗的优势和特长,又要突出用西药因病治病的优势和特色,只有选择中西药结合治疗才是最佳治疗方案。

建议西医治疗不要排斥中医中药,中医中药治疗不要忽视运用西药,因为中药、西药虽然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目前治病的核心是治病救人,提高疗效才是唯一的目的!

全国疫情状况:确诊11821例,疑似17988例,治愈243例,死亡259例,从数字中可以看出,积极配合中医中药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切。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规律、思路及方法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任医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感冒和肺部感染,此病在发现和研究之前是任何人都没有见过的,对此是先研究疾病演变规律还是先治疗疾病发生发展,回答这个问题必定是根据疾病症状表现和发病特点首先选择治疗,在治病过程中再结合研究,对此只有有效地治疗才是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从西医角度研究呼吸系疾病(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传染病)的致病原因尽管不同,但其基本特征永远不会变,其一、呼吸系共有的基本症状表现永远不会变,即咳嗽,气喘,咯痰,发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其二、治疗呼吸系的基本用药永远不会变,选用抗病毒药,或抗菌药,或抗炎药,或抗过敏药,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对症用药,以及综合治疗用药等。

从中医角度研究肺系疾病(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疫病即传染病)的致病原因尽管不同,但其基本特征永远不会变,其一、肺系共有的基本症状表现永远不会变,即咳嗽,气喘,咯痰,胸闷,发热,烦躁,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其二、治疗肺系的基本用药永远不会变,选用清热药,或散寒药,或补益药,或泻实药,或寒热并用,或补泻并用,或寒热补泻并用,以及因人因证随证加减用药等。

根据西医基本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的基本原理,凡是呼吸系疾病,不管是在临床中见过还是未见过的各种疾病,治病都必须遵循选用抗病毒药,或抗菌药,或抗炎药,或抗过敏药,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对症用药,以及综合治疗用药等。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凡是肺系疾病,不管是在临床中见过还是未见过的疾病,治病必须遵循选用清热药,或散寒药,或补益药,或泻实药,或寒热并用,或补泻并用,或寒热补泻并用,以及因人因证随证加减用药如活血药、化痰药、行气药、开窍药等。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任医师结合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深有体会地认识到:在临床中见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各种疾病,只要遵循中医基本理论思维进行辨证论治,只要选用经方合方进行治疗,在临床中总是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冒类症状表现及治疗

一、中医治疗

1.风寒感冒表实证即太阳伤寒证: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嗽,或头痛,无汗,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可选用麻黄汤与小柴胡汤合方。

处方用药:麻黄10g,桂枝6g,杏仁12g,柴胡24g,生半夏12g,红参10g,黄芩10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2.风寒流行性感冒表虚证即太阳中风证: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嗽,或头痛,汗出,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可选用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合方。

处方用药:桂枝10g,白芍10g,柴胡24g,生半夏12g,红参10g,黄芩10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3.风热流行性感冒即太阳温病证亦即表寒里热证: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嗽,或头痛,或无汗、或汗出,舌质红,苔薄黄,口渴,脉浮,可选用大青龙汤与小柴胡汤、白虎汤合方为基础方。

处方用药:麻黄18g,桂枝6g,杏仁10g,石膏100g,柴胡24g,生半夏12g,红参10g,黄芩10g,知母20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二、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抗生素、以及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对症用药。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辨治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佳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感染类症状表现及治疗

一、致病原因:其一、体内有郁热,或过食辛辢、或饮酒过度、或情绪郁结化火、或过度熬夜生热,或劳累过度生热,在外又因感受风寒之邪侵袭,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演变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热证者。其二、体内既有郁热又有正气虚弱,郁热源于或过食辛辢、或饮酒过度、或情绪郁结化火、或过度熬夜生热,或劳累过度生热,久而久之,又损伤正气,以此演变为郁热夹虚,在外又因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内外因素相互影响而演变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虚热证者。其三、体内有寒郁,或素体阳气不足,或过食生冷、或居住潮湿、或过度熬夜伤气,或劳累过度伤气,在外又因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内外因素相互影响而演变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寒证者。其四、体内既有寒郁又有正气虚弱,寒郁源于或素体阳气不足,或过食生冷、或居住潮湿、或过度熬夜伤气,或劳累过度伤气,久而久之,又损伤正气,以此演变为寒郁夹虚,在外又因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内外因素相互影响而演变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虚寒证者。

二、病变证机:其一、若病人在内没有郁热或寒郁,即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演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热证或肺寒证,病情就比较轻,只要积极治疗即可康复。其二、若病人在内有郁热或寒郁,在外又感受风寒之邪而演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热证或肺寒者,病情就比较重,需要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其三、若病人在内没有郁热或寒郁夹虚,即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演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虚热证或虚寒证,相对而言病情就比较轻,只要积极治疗即可康复。其四、若病人在内有郁热或寒郁夹虚,在外又感受风寒之邪而演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肺虚热证或肺虚寒证,病情就比较重,需要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治疗措施

其一、中医分型辨治主要有,即肺热证,肺虚热证,肺寒证,肺虚寒证。

中医辨治新型冠状病毒的优势和特长,因人有男女,有老少、有强弱、有寒热、有虚实等不同,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常有症状表现、病变证机及演变特点等不同,所以辨治选方用药各有不同,这就是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优势与特色。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任医师特别强调:从中医辨治新型冠状病毒固然热证比较多,但一定不能忽视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有寒证,同样是新型冠状病毒因病人症状表现随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寒证,若忽视辨治寒证,必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病情危重,难以救治。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任医师明确强调:从中医角度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必须重视辨清寒热虚实,网上传说“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对此必须明确指出,双黄连口服液仅仅对热证属于实证者有作用,而对虚热证、寒证、虚寒证一定不能用,若盲目用双黄连口服液,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还会进一步损伤正气或阳气,导致病情危重,难以救治。

再次强调从中医角度辨治新型状病毒感染选用方药,必须针对寒热虚实,合理选用方药,千万不能盲目应用,一定要注意避免步入误区。

1.肺热证: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痰,或头痛,汗出,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可选用泽漆汤与附子泻心汤合方加味。

处方用药:生半夏12g,紫参15g,泽漆50g,生姜15g,白前15g,黄芩10g,红参10g,桂枝10g,大黄6g,制附子5g,黄连3g,麻黄10g,石膏50g,大枣12枚,生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2.肺虚热证: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嗽,或咳痰,或头痛,或无汗、或汗出,倦怠乏力,口渴,舌红少苔,脉浮弱,可麦门冬汤与麻杏石甘汤、附子泻心汤合方。

处方用药:麦冬170g,红参10g,生半夏24g,粳米10g,麻黄12g,杏仁10g,石膏24g,大黄6g,黄连3g,黄芩3g,制附子5g,大枣12枚,生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3.肺寒证: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痰,或头痛,无汗,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可选用小青龙汤与四逆汤合方加味。

处方用药:生半夏12g,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10g,白芍10g,五味子12g,生附子5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4.肺虚寒证: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热、或怕冷、或鼻涕、或咳痰,或头痛,汗出,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可选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小半夏汤与四逆加人参汤合方加味。

处方用药:茯苓12g,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12g,生半夏24g,生附子5g,人参3g,生姜24g,大枣12枚,炙甘草10g

用法:以水1200ml,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取450ml,分早中晚3服.

其二、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抗生素、以及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对症用药。

其三、中医中药结合西医西药治疗是辨治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佳选择。

 

预防措施

一、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不必产生过度恐慌心理,一定要正确对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戴口罩,特别要注意防止受凉等。

二、尽量避免到有疫情的地方去。

三、尽量避免到人群过度集中的地方去。

四、尽量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调节情绪,避免郁热内生。

五、做到预防为先,防治结合。

六、预防小妙方,预防效果胜过吃药。介绍4个预防小妙方,生姜、葱白、绿豆、大枣,这些都是家家户户必备食用及调料,此妙方不仅制作简单,而且物源充足,更具有口感好易服用,服用时亦可酌情加白糖,口感会更好。近日有诸多人反映服用后感觉身体好,还有的人问能不能长期服用,对此肯定地答复:可以长期服用,既可保健又可防病,仍一举双得!

1.身体偏热者预防小妙方:舌质偏红,生姜20g,葱白20g,绿豆30g,煮水服用,每天可多次服用。若内热比较明显者,可加大绿豆为50g。以水1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亦可分多次饮用。

2.身体偏热夹虚者预防小妙方:舌质偏红伴有倦怠乏力,生姜20g,葱白20g,绿豆50g,大枣12枚,煮水服用,每天可多次服用。若内热比较明显者,可加大绿豆为80g;若夹虚比较明显者加大枣为15枚。以水1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亦可分多次饮用。

3.身体偏寒者预防小妙方:舌质偏淡,生姜30g,葱白30g,绿豆20g,煮水服用,每天可多次服用。若内寒比较明显者,可酌情加大生姜35g和葱白25g。以水1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亦可分多次饮用。

4.身体偏寒夹虚者预防小妙方:舌质偏淡伴有倦怠乏力,生姜30g,葱白30g,绿豆20g,大枣12枚,煮水服用,每天可多次服用。若内寒比较明显者,可加大生姜、葱白各为35g;若夹虚比较明显者加大枣15枚。以水1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亦可分多次饮用。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