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回顾报道】呼吸危重病论坛:新冠疫情对呼吸危重症医生提出更高要求

时间:2020-09-13 20:35:11来源:未知作者: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青委会 阅读: 148098

花开雾散,金秋送爽。9月12日下午,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呼吸危重病分论坛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危重症领域专家就危重症病例的诊治及呼吸机实际应用等方面作了精彩讲座,带动与会者高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多位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专家以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引起与会者浓厚的兴趣。作为呼吸危重病论坛主席的朱蕾教授作为新冠专家组成员,更是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上海公共卫生中心,长达数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蕾教授首先作开幕介绍,他指出新冠疫情将危重症诊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蕾教授致开幕词.pn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蕾教授致开幕词

论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盛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江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邹静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盛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江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邹静教授主持会议.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盛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江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邹静教授主持会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蕾教授首先介绍了《重症肺炎的应激反应与内环境紊乱》,详细阐述了危重症患者内环境紊乱的多种因素,提出应激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是导致内环境变化的核心作用。特别指出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和误区,应注重病因和对症治疗,只有合理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才能得到最后有效的效果。

提出应激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是导致内环境变化的核心作用。特别指出.pn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蕾教授《重症肺炎的应激反应与内环境紊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葛慧青教授带领一支完整的呼吸治疗团队,在此次新冠危重症患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中,她介绍了《呼吸治疗团队建设》。同时通过真实的病例对“呼吸力学评估与肺保护通气”进行了详细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葛慧青教授.p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葛慧青教授《呼吸治疗团队建设》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高习文教授介绍了《ARDS的凝血功能紊乱与处理对策》,分析了ARD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出微血栓的形成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指出凝血功能障碍将加重ARDS的进展,建议抗凝治疗在凝血功能紊乱早期使用并需注意应用时机及剂量,监测出凝血指标。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高习文教授《ARDS的凝血功能紊乱与处理对策》.png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高习文教授《ARDS的凝血功能紊乱与处理对策》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王飞龙教授作《重症肺炎的生物学标记物》专题报道,首先介绍了生物学标记物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临床上常用的重症肺炎的生物学标记物,包括CRP、PCT、IL-6、CD64、HLA-DR等,最后讨论了生物学标记物的未来研究方向,认为多组学研究可能是研究临床新的、更加准确的生物学标记物的新手段。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王飞龙教授《重症肺炎的生物学标记物》.png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王飞龙教授《重症肺炎的生物学标记物》

第二阶段由复旦大学附属静安中心医院冯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云俊杰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施晓倩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静安中心医院冯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云俊杰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施晓倩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会议.png

复旦大学附属静安中心医院冯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云俊杰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施晓倩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宇超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肺炎的应用时机与方法》的精彩分享,作为来自新冠肺炎救治一线的专家,他指出“呼吸人”在SARS时积累下的经验,在此次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在报告中引用和分析了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及实际病例,层层递进,详细回答了“为什么激素有效?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和剂量?重症患者是免疫过强还是免疫不足?”的问题。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宇超教授《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肺炎的应用时机与方法》.png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宇超教授《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肺炎的应用时机与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冯耘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EIT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EIT的特点和成像原理,EIT检测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阐述,让与会者了解EIT在临床应用中适应证及禁忌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冯耘教授《EIT的理论与实践》.pn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冯耘教授《EIT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陈宇清教授的《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解答了临床上机械通气治疗中经常面临的常见问题。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王志方教授着重于《慢阻肺的PEEPi与无创通气》的介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进军教授作《危重支气管哮喘的PEEPi与机械通气策略》讲座,从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出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令与会者有了深切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陈宇清教授《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参数设置与调整》.pn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陈宇清教授《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image011.jpg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汪志方教授《慢阻肺的PEEPi与无创通气》

image012.jp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进军教授《危重支气管哮喘的PEEPi与机械通气策略》

第三阶段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强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松江中心医院盛春风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罗志兵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虹教授带来了精彩的病例分享。

image013.jpg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强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松江中心医院盛春风教授主持第三阶段会议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罗志兵教授病例分享.png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罗志兵教授病例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虹教授病例分享.pn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虹教授病例分享

最后朱蕾教授总结发言,对呼吸危重病学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所作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以新冠肺炎为契机,共克时艰,勇攀高峰,全力发展呼吸危重症学科。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