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成功
8月14日21时,中日友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何晓顺团队合作,成功完成一名54岁乙肝肝硬化男性患者的肝脏移植手术,本次手术是长江以北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也是全球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本次“无缺血”肝移植手术简化了血管吻合流程,首次将供肝获取过程的时间缩短了约30分钟。
传统的肝移植手术,医生需要将肝脏从捐献者体内摘除,用器官保存液对肝脏进行灌洗、降温,然后将肝脏放入0至4摄氏度的器官保存液中保存,再植入移植受体的腹腔,并将新肝脏的血管和胆管与患者的血管和胆管一一吻合。但在此过程中,肝脏一旦离开捐献者体内,便立即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遭受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无血流供应”状态又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肝功能受损往往难以避免。
“肝脏长时间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正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中日友好医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表示,对于传统肝移植手术而言,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供肝保存时间的长短。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肝脏长期处于“无血流供应”的问题。其原理是在摘取供体器官前,医生先将连接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供肝植入移植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再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最后完成肝脏移植。整个过程,肝脏里的血流不停止,术后肝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存率提高接近10%,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也由原来的25%降低至5%以内。
早在2017年,何晓顺团队就进行了全球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但一直以来,手术的供肝获取时间较长,肝脏植入过程中最重要的血管吻合流程也较复杂。中日友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谭海东介绍,原先的手术使用供体自身血管和动脉进行血管吻合,而本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则直接使用肝脏的动脉和门脉作为入口,进行门脉吻合和y型吻合,这大大简化了血管吻合流程,在保证肝脏无缺血的同时,受体“无肝期”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左右,供肝获取时间也缩短了约30分钟。
“本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将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间相互作用、器官离体治疗和器官功能修复等提供全新的基础研究方案,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实现多学科、多层次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谭海东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如何优化农村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路径,我国专家亮出一份“新答卷”
2025-05-16 -
new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换届,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前行
2025-05-14 -
new益气固本·通窍新生 | 1.1类创新中药上市,变应性鼻炎患者迎来治疗新选择
2025-05-14 -
new粤宁协作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为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05-08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