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视角:基于《202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会对人体各个器官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失明。近年来,除了采用西医治疗手段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措施外,针对DR的中医治疗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基于2021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中医角度出发,介绍中医药在DR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视角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属“消渴目病”“视瞻昏渺”“暴盲”及“血灌瞳神”等范畴。在消渴病(糖尿病)基础上,出现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甚至失明、暴盲。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痰湿内盛、气滞血瘀等因素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肾虚所致,病程长、病情顽固,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正常水平,血液中的葡萄糖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高糖基化产物,这些产物容易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受损,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根据DR基本病机演变为气阴两虚-肝肾亏虚-阴阳两虚的转化特点及虚、 痰、瘀3个重要致病因素,指南将DR拟定为早、中、晚3期。指南中强调病证结合、分期辨证,分期论治是DR治疗的精髓。所以,治疗DR,需从病因论治,针对各个不同阶段,重视补益肝肾、兼顾祛痰化湿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一)分期论治是中医治疗DR的关键
1.早期:此期患者眼底见视网膜少许微血管瘤、散在出血和渗出,对应于西医学中非增殖型DR的Ⅰ期和Ⅱ期。中医认为,此期属阴虚燥热,目络不利证和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治疗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
2.中期:此期眼底见视网膜广泛出血、渗出及棉绒斑,或见静脉串珠和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或伴黄斑水肿,多对应于西医学中非增殖型DR的Ⅲ期。此期多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和肝阳上亢,热伤目络证。治疗以滋补肝肾,润燥通络,平肝明目,清热凉血为主。
3.晚期:此期眼底见新生血管、机化灶、增生条带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积血致眼底无法窥及,多为增殖型DR。此期应尽快到眼科接受综合治疗。
(二)病证结合,中医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DR的主要方法之一。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痰湿内盛等因素是导致DR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药治疗的重点是调理肝肾、活血化瘀、祛痰化湿。
表1 常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角药
内容来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1-09-24)
在治疗中,医生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例如,对于肝肾亏虚的患者,选择补肝益肾的中药,如当归、枸杞子、黄精等。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选择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黄芪、川芎等。对于痰湿内盛的患者,选择祛痰化湿的中药,如苍术、陈皮、半夏等。此外,一些中成药比如复方丹参滴丸已经获批用于DR治疗的适应证,其将西医学“辨病治疗”的思维与中医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组成,以丹参、三七、冰片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祛痰散结、调和气血、养血安神,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保护视网膜,减轻病情的功效。同时,复方丹参滴丸还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是DR的危险因素之一。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等成分可以通过降低血脂的作用,预防DR的发生和延缓其进展。
表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眼底微血管瘤、出血斑面积、渗出面积、黄斑水肿面积等改善情况比较[例( % )]
数据来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6,11(03):450-453.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DR的另一种方法,包括针刺、电针、热敏灸、眼周穴位按摩等。针灸可以通过行气活血、益肾滋阴、化瘀止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代谢,改善病情。对于DR患者,针灸可以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症状,同时还可以调整全身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的病情。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疾病密切相关。DR患者应该合理调整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枸杞子、桑叶、菊花、苦瓜、苦荞麦泡茶,具有滋阴养肝的功效,适用于早期DR患者。时常食用山药、百合、粳米、丝瓜、茯苓扁豆等食物,具有益气养阴,滋阴降噪,健脾除湿气的功效,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水肿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总结
DR患病率和患者人数日益攀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早期筛查和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源远流长,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独特优势,可为DR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复方丹参滴丸作为一种循证治疗药物,凭借着其三种主要成分各具所长的特点,在中医药治疗DR领域脱颖而出,并被指南和共识等广泛推荐应用。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中成药得以发现和应用,不断丰富DR的治疗手段,推动DR中医治疗的良性发展和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和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1-09-24)[J].世界中医药,2021,16(22):3270-3277.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22.002.
[2] 袁旭美. 辨证论治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173-175.
[3] 倪青. 糖尿病中医循证治疗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305-320 .
[4] 马梦瑾, 田晨光, 赵志刚, 等.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6,11(3):450-453.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6.03.021.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援非医疗队走进校园普及口腔与传染病知识
2025-04-11 -
03-192025
睡眠健康参考来了 推荐成年人晚11点前入睡
-
03-192025
这份专业指引助你“睡个好觉”
-
01-212025
陕西|室内烤火需谨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专题
2021-09-23 -
2020IDSC专题
2021-09-23 -
超重或肥胖 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低
2017-06-14 -
小剂量降压药物联用更安全有效
2017-06-14 -
深夜吃饭增加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
2017-06-14
-
动态血糖为何与指尖血糖数值不一样?
2024-09-12 -
做冠脉CTA,这些常见知识点你需要了解
2023-09-25 -
奥司他韦全攻略:你想了解这里都有!
2025-01-02 -
增强CT到底增强了什么?
2023-09-25 -
补液治疗的一二三
2021-09-16 -
“情绪胃”应该如何用药
2021-10-26 -
医院电梯是生命通道,请不要肆意乱按电梯按钮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