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 社交训练助孤独症男孩融入集体

时间:2024-09-12 14:23:08来源: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作者:郜雅昱 阅读: 138030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以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障碍,行为刻板、兴趣狭窄为两大核心症状。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社交技能的培养是干预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日,讲到干预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症状改善以及成长的重要性时,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治疗三科康复治疗师王文说道,在干预治疗下,她见证了孤独症男孩坤坤(化名)的改变与成长。


在游戏中锻炼社交力,助孤独症男孩重返幼儿园

5岁的坤坤对父母十分依赖,上幼儿园后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老师向父母反应,坤坤在学校经常不守规矩、不能安坐,情绪也不稳定,极易哭闹、爱动手打人,没有办法和同学玩在一起,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交。

担忧的父母带着坤坤前往家附近医院咨询,经检查评估,坤坤被确诊为孤独症。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2023年3 月,父母带着他来到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经过系统的评估,医、护、康联合会诊,最终为坤坤制定了以社交技能训练为主的干预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912141655.jpg

针对坤坤眼神关注差、配合度低、理解能力弱、听从指令执行困难等具体问题,王文从社交、认知、语言、适应性等四个方面,通过社交游戏课对坤坤展开训练。

首先给予叫名回应能力训练,引导坤坤从听到、熟悉一个人呼名泛化到不同人呼名,都能给予眼神反馈。给予指认名词卡片训练,通过识别实物与卡片名词匹配,锻炼坤坤认知、理解与执行动词指令的能力。增强坤坤语言表达能力,用简单的词语表达需求,学会指认所需物品,扩展仿说词汇量。与此同时,扩展坤坤的兴趣范围,让他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感知探索,增加对人的关注与兴趣。

经过日复一日的治疗、训练,到2024年5月底,坤坤可以使用如“要要、给我、我要”等简单的词汇表达需求,在呼叫名字后能够给予眼神回应,情绪也更加稳定。

不止如此,对于常见的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等,坤坤也能够准确识别。在集体游戏中,可以听懂并遵守规则,执行简单的动词指令,与他人的社交互动表现也有了改善。

微信图片_20240912141703.jpg

与此同时,王文会经常与家长沟通,指导进行家庭训练并定期追踪,以巩固、延伸康复成果。看着孩子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地取得进展,坤坤父母十分欣慰。如今,坤坤已重新回到幼儿园,在医教结合与家庭康复下,坤坤越来越融入集体的学习生活了。


家长参与游戏,社交技能训练的重要一环

王文表示,社交技能训练是以游戏为操作媒介,让患儿在游戏互动中增强对人、事物的兴趣度,增强社交动机、关注及沟通意图,从而促进他们在社交模仿、社交理解、沟通互动等方面的技能提升,加强他们的同伴关系、自我情感表达以及遵守基本规则等的意识。

微信图片_20240912141649.jpg

以下是社交技能训练中的几点关键要素,可供家长参考。一是训练需要“个性化”,每个孤独症患儿的情况不同,训练前,需要进行专业的个体评估,掌握患儿的具体情况,如兴趣、能力所在,以及可接受挑战的范围,从而制定适宜个体的训练目标与计划。二是游戏规则需明确,常采用的游戏方式有轮流玩游戏、合作做任务、相互模仿等,这些游戏方式能帮助培养孩子轮流等待、分享、合作和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从而懂得遵循社交规则。三是要有强化奖励机制,通过正向强化,如表扬、小礼物或额外的游戏时间,鼓励孤独症儿童参与社交互动,以增强他们正确社交行为的频率。四是家长和同伴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游戏训练,熟悉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强化社交技巧的方式方法。邀请孩子的同龄伙伴参与其中,让孩子在小组活动与自然环境中学习社交互动。五是训练要有渐进性,当孩子的社交技能提升、社交表现有所进步时,游戏训练内容的难度可随之调整、加强,以确保挑战性、趣味性、吸引力的持久,从而帮助孩子不断成长。

但家长需注意,要想让孩子得到系统的干预,还需前往专业机构进行,在特教老师、心理学家或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教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责任编辑:杜焕朝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