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腹腔动脉的“ 拯救行动 ”

时间:2025-02-17 10:24:49来源:医师报作者:詹大方 阅读: 242361

       27岁的黄先生,已经被腹痛困扰半年,期间他把胃肠相关的检查几乎做了个遍,但是都没发现明显异常,他也尝试过多种对症治疗的方法,也都没有明显效果。直到在当地医院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后,才找到了病因——“ 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 ”。

       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也被称为“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干被弓状韧带给“绑架”了,韧带像一个橡皮筋一样把腹腔干给捆住了。而腹腔干动脉是人体肝脏、胃、十二指肠、胰腺等上腹部消化器官主要供血血管,当它受到受到压迫后,将导致供血减少,进而产生对应的消化器官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 跑了好多地方,都说没办法治疗。”一方面是无法缓解的疼痛,一方面是没法治疗的回复,这让黄先生一度陷入郁闷。直到通过网络了解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团队曾开展过该疾病外科治疗,才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打破地域限制,黄先生通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远程与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伍映鑫医生取得了联系。在了解到相关病情及检查资料后,给予他一系列的治疗建议。

1739758984934.jpg

       “ 痛了这么久,终于听到医生说可以治了!”听到这个回复,黄先生难掩心中兴奋,火速确定跨越千里来蓉治疗的行程。

       入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后,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团队为黄先生制定了综合诊疗方案。第一步要解决的,是改善他的营养状况,通过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筑牢其接受手术的基石。而后,是以腹腔镜开展的手术治疗方案。

       伍映鑫说,就是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可以剪开压迫在腹腔动脉表面的弓状韧带,并松解周围的瘢痕组织,进而实现整体“松绑”,“但治疗点位处于腹腔深处,操作空间狭小,还有就是操作点位就处于大动脉的表面,且手术区域大血管分布较多,这些都是手术开展的难点所在。”

       经过细致耐心的操作,伍映鑫和团队最终顺利完成对腹腔动脉的“拯救行动”。术后第4天出院时,黄先生已感觉不到腹痛。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