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详情

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护理论坛报道

时间:2025-07-06 23:29:29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2467

2025年6月28日上午,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护理分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A会议室如火如荼进行,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本次护理论坛邀请了上海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毛燕君主任分享了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慢病管理的现状和工作展望,华东医院王峥总护士长分享了老年呼吸护理专业领域科普工作的开展经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丽秀护士长分享了呼吸危重症领域气道廓清技术临床护理实践,最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卞学莉老师介绍了全麻气管镜术前禁饮证据转化的循证实践经验。

图片15.png

论坛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厦门医院护理部主任颜美琼主任进行致辞,颜主任对各位嘉宾、同道表示欢迎,回顾了近几年呼吸护理专科的蓬勃发展,她表示期待论坛的开幕,并预祝论坛顺利召开。接下来,论坛交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汤莉老师和张瑞莉老师主持。

图片16.png

上海护理学会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毛燕君主任带来了《呼吸慢病管理规范》专题讲座。毛主任从慢阻肺和哮喘疾病随访管理为切入点,罗列了呼吸系统慢性病随访管理清单,强调了规范化呼吸康复功能评估在慢阻肺和哮喘随访管理中的重要性,她提倡为来院就诊的每一位呼吸慢病患者建档,评估和记录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信息、病人病史、健康评估等资料,通过智慧化手段为患者设置回诊提醒等措施规范管理慢病患者的随访工作。强调吸入药物管理工作在哮喘和慢阻肺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可提升空间,号召大家重视对呼吸慢病患者吸入药物依从性的评估和管理。倡议通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复诊评估与方案调整、患者教育与多学科协作等方式规范管理肺康复评估和实施过程。最后,毛主任表示仍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验证呼吸慢病管理效果,降低实施过程的风险级别,明确质量改进的方向,进而形成呼吸慢病规范管理的社会效应。

图片17.png

华东医院王峥总护士长从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护理角度介绍了老年呼吸慢病患者的管理,编撰了一系列科普宣教视频和科普书籍,旨在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的康复管理知识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详细介绍了老年呼吸慢病患者呼吸训练、有氧训练、抗阻训练、上肢运动、坐位运动等居家康复管理的要点,强调了在老年患者中进行长期、规范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他们科室在上海市辰山草地音乐节、徐汇区老年大学、西藏日喀则、国家电网科普宣传等活动中的掠影和丰硕成果。

图片18.png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袁丽秀护士长分享了《气道廓清技术临床护理实践》主题讲座。袁丽秀护士长拥有急诊科、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和康复科等多重工作经历,在康复护理和护理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讲座她从气道廓清技术作为切入点,详细剖析了气道廓清的生理机制,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分别讲解了自体引流、机械吸-呼辅助技术、体位引流、手法辅助咳嗽、手法叩击、高频胸壁振荡、正压通气、呼气末正压辅助通气、有效咳嗽等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气道廓清技术的实施步骤和临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图片19.png

最后,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护理教学秘书卞学莉进行了《基于ARCC模式的全麻气管镜术前禁饮循证实践变革策略》的专题汇报,全麻气管镜术前禁饮证据转化项目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循证中心指导下完成的本土化证据转化循证实践。卞老师介绍了循证证据转化的项目背景和理论模式,引出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中心胡雁教授提出的中国首个循证护理实践理论模式,经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和证据生成四大步骤将全麻气管镜术前禁饮的最新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环境中。同时,卞老师详细讲解了ARCC模式在循证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全麻气管镜术前禁饮循证实践领域的中山经验。

图片20.png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