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咽喉无炎 健康中国有言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咽喉无炎 健康中国有言/详情

如何破解呼吸疾病诊疗难题?这场中西医沙龙给出答案

时间:2025-06-25 09:02:12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116

当流感季的阴影尚未散去,当慢性气道疾病仍在困扰千万患者,当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在临床碰撞出火花……6月18日,一场汇聚呼吸病学专家的学术沙龙在北京拉开帷幕,让传统医学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的精准化在此刻完成了一次深度握手。

7.25.png

作为本场沙龙的主持者,北京友谊医院颜伏归教授以“破题者”姿态开启了这场学术沙龙。他在开场致辞中直指当前呼吸疾病诊疗的核心矛盾:“我们既需要CT影像的精准定位,也不能丢失‘望闻问切’的全局判断。”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医师孙军平博士,以《普通感冒的诊治进展》为题掀起了首场学术高潮。不仅详解了2025年版流感诊疗方案中抗病毒药物使用时机的新变化,更提出了“感冒诊疗的三级预防体系”:普通感冒看似小病,却是撬动公共卫生的支点——基层医疗机构需做好症状鉴别,三甲医院要攻克耐药性难题,而中西医结合则要在恢复期调理上发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任佳琦,作为《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解读专家,带来了权威政策解读。她指出新版方案最显著的三大变化:“一是将中医辨证分型从4类扩展至6类,新增湿热蕴肺证应对南方雨季流感;二是明确了药物联用指征;三是强调了老年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黄金48小时。”

北京积水潭医院王艳教授分享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成为全场最具实操性的环节。她展示的诊疗全过程中,西医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激素控制急性发作,中医则在缓解期运用“补肺益肾汤”调理,患者肺功能改善幅度较单纯西医治疗提升18%。“病例是最好的教材。”王艳教授强调,当西医的“精准打击”遇上中医的“整体调理”,患者获得的是1+1>2的疗效。

讨论环节,中日友好医院刘东文教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靳丽娟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何洁教授、北京电力医院李海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张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徐若男教授参与研讨,他们表示:“中西医是解读生命的两种语言,融合才能更好守护呼吸健康。”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