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名称:许奉彦
-
讲好麻醉故事 助力健康中国 2023 年“中国麻醉周”启动仪式
“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卫生健康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 希望全体麻醉医务工作者努力丰富优质麻醉医疗服务供给,持续推动我国麻醉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3 月 27 日,在 2023 年 “ 中国麻醉周 ” 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黄宇光教授 宣读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马晓伟主任 的 批示函。 黄宇光教授 2023 年“中国麻醉周”启动仪式 黄宇光教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米卫东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李天佐教授 和 《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共同主持。来自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医学会、《医师报》的领导以及国内 13 个麻醉学术团体、医疗界、影视界等多领域代表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与新闻发布会,共同聚焦麻醉科普宣传。 医师报直播中心医 TV 对新闻发布会进行了直播,新浪新闻、微博卫生健康、搜狐新闻、搜狐健康、新华大健康、百度健康、海上名医、白大褂等10余个平台同步直播,收获共计 217 .5 万 人在线观看量。 米卫东教授和李天佐教授 于布为教授 张艳萍社长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医学理念的发展,麻醉医生的工作不仅是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也在无痛诊疗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日益追求,做好“敬畏生命,医患同行”的麻醉科普,推动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
2023-03-28 -
“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弱有所扶、践行人民至上”
2 月 26 日,在 第 16 个国际罕见病日 到来之际 ,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和中国罕见病联盟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 在北京举办 以“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弱有所扶、践行人民至上”为主题 的学术活动, 包括 全国 罕见病 诊疗 交流会、新书发布 仪式、主旨报告 等,以患者为中心,聚焦基层地区罕见病诊疗能力提升。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心广大罕见病群体,多措并举推进罕见病的药物研发、诊疗与保障。全国罕见病诊疗交流会由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管理处王曼莉副处长首先致辞,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罕见病防治方面的工作,从完善顶层设计、推进三医联动到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致力于提升全国罕见病诊疗水平。 王曼莉处长重点介绍了 2022 年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共同参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协助落地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罕见病诊疗水平能力提升项目( UPWARDS )。该项目全年举行了 100 余场涉及 90 余个病种的培训,在全国建立起 1000 多名罕见病临床专家参与的培训师资库,征集培训病例逾 200 个,面向基层医生传递先进、精准的罕见病诊疗经验。 王曼莉处长指出,自 2019 年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建立并开展工作以来,全国临床医生对罕见病的认知、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发起的两次调研, 2019 年调查中,约 66% 的医务工作者认为自己不了解罕见病; 2022 年调查中, 69% 的受访医生知晓《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51% 的医生开展过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协作,体现了三年来协作网的工作成果。 国家卫
2023-02-28 -
世界癌症日|推动乳腺癌防治进步 提高医疗可及性
2月4日是第24个世界癌症日。作为推动全球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发展的重要节日,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close the care gap)。
2023-02-04 -
2022-2023年度中国医促会高血压分会工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疫情以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加速变革,在 新形势下,高血压防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基于互联网的 智慧诊疗模式与传统诊疗模式相结合,以更好地开启新时代高血压精准诊疗的新篇章,是当下高血压防治的重点推进内容和必由之路。 2022年12月10日,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 的“ 2022 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 ” 在 北京 召开。 本次峰会以“信息、创新、共荣、发展”为主题,汇集院士、经济学家、医学专家和互联网企业管理者,从人文、经济、历史、医学等方面,直面智慧医疗与传统医疗的碰撞, 多维度交流探讨 新时代下的高血压精准诊疗策略 ,实现跨界创新与学术讨论并重的新格局。 同期,“过去、现在、将来 ——2022-2023 年度中国医促会高血压分会工作发布”新闻发布会召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首席专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 交流 促进会高血压分会 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新疆高血压 研究所所长 李南方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高血压科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陈源源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血管中心一病区主任蒋雄京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高血压科副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 秘书长 王鸿懿教授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 会上 公布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原因及治疗现状调查》项目 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及《硝苯地平不同制剂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12-12 -
程颖教授携中国药物、中国研究问鼎国际医学顶刊:占肺癌近1/5人群的小细胞肺癌迎免疫治疗新转机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王丽娜 )小细胞肺癌 (SCLC) 是肺癌中最难治的一种亚型,虽然只占肺癌的15%,但死亡率高。过去30年,以化疗为主的标准治疗下,患者生存期仅8~10个月。尽管免疫治疗的到来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S-SCLC) 治疗有所撼动,但两种PD-L1药物也仅让其总生存较化疗延长了两个月左右,临床亟需获益更显著的研究来提振免疫治疗SCLC的信心。 9月27日,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颖教授 作为Leading PI的ASTRUM-005研究,国产新型抗PD-1抗体——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Ⅲ期研究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发表。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将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 (mOS) 延长到前所未有的15.4个月。这是首个中国研究者主导的国际多中心ES-SCLC一线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斯鲁利单抗也成为首个一线治疗ES-SCLC获得阳性结果的PD-1抑制剂。这一研究结果的发布,让SCLC患者看到长期生存的希望,让中国在SCLC免疫治疗研究中走到前列,更让我们看到中国研究者不断向临床研究险峰发起挑战的耐力和勇气,是中国在小细胞肺癌领域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JAMA.9月28日在线版) 程颖 教授 一级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 •吉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主任 •吉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副理事长 •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
2022-11-22 -
三阴乳腺癌治疗获创新解决方案
2022-11-09 -
2022年首届 “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遴选规则公布!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2022 年首届 “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 点击上方图片报名参加吧! 科·达勒维耶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中青年医师投入到推动肿
2022-11-08 -
“脑的年龄”预测神经免疫疾病进展
今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25岁了!自1997年成立以来,25年风雨兼程,CSCO为国内肿瘤医生及患者带来最新、最前沿的科研进展,推动肿瘤防治工作水平提升。
2022-11-08 -
《乳腺癌肿瘤学(第三版)》发布!推广新理念、新方法,提高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10月28~29日,第十七届全国乳腺癌会议(CBCC)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在上海召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镇宙教授、邵志敏教授、吴炅教授、余科达教授,以及国内外乳腺癌
2022-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