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名称:顾晋
-
把老宝贝还给小宝贝
2021-06-08 -
在三级医院建立安宁疗护中心
2018-03-15 -
当家人面临“坏消息”
当家人生病,尤其被确诊身患绝症时,患者的亲属们往往会错误地通过金钱补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但他们不知道,其实突如其来的过度关怀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恐惧,因为此时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人们为自己送行的脚步声。 面对家人生病,该如何表达关爱?又该如何传递“坏消息”? 父亲得了癌症,每天我都抽时间去看他。在他病重的时候,我问他:“您需要什么?”父亲沉思了片刻回答道:“我需要你多陪陪我,其他的都不用了。”父亲走了好几年,可他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是个整天和癌症患者打交道的外科医师,我
2017-12-26 -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2014-10-09 -
生命的黄昏 放手也是爱
16岁不该凋零的花季 上午,同事把22床的病理报告拿给我看,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个16岁的花季少女竟然是结肠癌的晚期!肝脏的检查也显示是转移。孩子的父母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 “大夫,我的女儿还有救吗?” “……” “哇”的一声,孩子的妈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 快下班了,孩子的父亲找到我,和我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话。 “大夫,我有两个孩子,这个女孩是我的老二,她还有一个哥哥,明年要结婚了。我和孩子的母亲都是农民,我们是卖了家里能卖的一切值钱的物件儿来给孩子看病的,您说,这孩子到底有没有救啊?” “我
2017-11-20 -
怎样的医生才是“中国好医生”?
火爆银屏的《中国好声音》如今已经是第四季了,由此不由得想到,如果有一个针对医生的评判,在《中国好医生》中,怎样的标准才能让评委转身呢?谁来当评委呢?
2015-08-27 -
门诊的语言艺术
让语言不刺耳 一天,门诊来了一位外地患者,女性,六十多岁。我检查发现,直肠癌确诊无疑。患者反复问我:“大夫,我这个病是良性还是恶性?”家属们都低头默不作声。据我观察,家属要是不想让患者知道,通常都会做出暗示或表情。今天却没有。看来他们是希望我告诉她。 我回答:“您的病不像是良性的。”老人好像听懂了,重复了一句。 有时候,医生的语言对患者很重要,怎么说让患者不感到恐惧、刺耳,这是一门艺术。例如,检查患者“脱裤子”就不如“老人家把裤子退下来,我们得给您查查”,听起来更舒服。冬天给患者检查,手很凉,说一声“我的
2017-10-19 -
-
-
立世 医生的看家本领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