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技术绑架的外科医生
和青年医师说几句心里话
如今,海量医学信息让外科医生眼界大开。加之外科技术的发展,电子可穿戴技术的普及,外科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一名高年资外科医生,我看到了新技术给外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我也感到,外科医生正在这些变化中失去了特有的淡定和矜持;理性的思考和缜密的判断正在受瞬息万变世界的干扰;传统的外科技术正在接受信息时代的挑战;年轻外科医生开始怀疑 “望触叩听”,热衷于新技术带来的职业本能冲动。他们跃跃欲试,想一步到位;他们不太在意物理诊断,不再关心“问题为中心”,甚至不屑于病历书写,不再重视“转移性右下腹痛”,不屑于“腰大肌试验”了。
作为一个高年资外科医生,我有点担心了。不知从何时开始,传统的毛刷已经成为历史,泡手用的酒精桶已经成为传说。手术区域的消毒从中获益,肠道手工缝合正在消失,望触叩听已经被各种器械检查所替代。高清腔镜、3D打印、达芬奇手术、人工关节……高度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已经使外科医生武装到牙齿,走进手术室好像置身太空船,各种设备星光熠熠,各种穿戴尽显出信息时代的风采,我们还是外科医生吗?眼花缭乱的技术装备,使传统的外科技术——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成为历史了吗?看看我们的病历,还有多少是手写的呢?“老大夫,您落伍了。都什么时代了,还手写?”我们会听到青年医生在背后窃窃私语。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我在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外科传统还要不要发扬?外科技术还要不要从基本功做起?
恍惚间,我们已经进入微创时代,外科医生不做微创,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因为,我们已经被新技术包围,甚至是被绑架了。(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3-092024
彰往而察来: 医学现代化时代之问
-
new总有一种精神,赓续绵延
2024-03-04 -
12-262022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1869 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原是一本典型的科普杂志,后来也开始刊登学术论文,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敏锐抓住了影响因子游戏的重大机遇,得以快速跻身于世界名刊之列。不仅如此,该
-
12-202022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先哲曾言: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创造,实际上就是他用以阐释这些创造的语言。回眸史册可知,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科学文献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随着数量的变化,文章的平均篇幅变短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则变得越来越多。科研用语已经进入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产的时代,并且无须太在意这些学究式的写作规则。 我们知道,科学交流中的 5 个基本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尽管许多修辞技巧是靠直觉使用的,但这些技巧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并内化而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定位为作者,而非堆砌文字的“工匠”,通常就能通过熟能生巧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好的写作通常要以阅读为基础,即站在写作的角度阅读,带着批判的眼光追求质量,看哪些是值得学习并效仿的。好的交流者,能够研究并鉴别所在领域中成功表达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写作技艺娴熟的作者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写作中的见习模仿有 2 项主要活动:第一,无论何时当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收集好的写作作品;第二,仔细品读精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就能内化为你的写作指南。高水平的作者经常总结或试验他们叙述的逻辑路线,从而成为那些能够判断如何讨论才能更有说服力的人。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及养成好的方法,将为科学家陈述他们的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学者蒙哥马利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传播的奥秘,并且给出如何进行高水平交流的技巧。首先,科学写作其实就是讲故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推测出该标题下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来源、
-
立体数字——一个关乎数字的新认知
2018-11-13 -
六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果蝇
2017-11-23 -
外科医生的三大境界!
2017-10-10 -
“蛇缠杖”之悟
2017-07-27 -
我们是人民的医生
2017-07-27
-
回音壁·我与好书有个约会
2016-08-25 -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2022-12-26 -
与死亡相关的科学新知
2022-12-12 -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2022-12-20 -
人文医疗” 小事不小
2016-08-25 -
如何叙事——医学人文的思考与实践
2022-08-29 -
人生如圆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