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门诊的语言艺术

时间:2017-10-19 10:39:11来源:未知作者:顾晋 阅读: 163993

blob.png

让语言不刺耳

一天,门诊来了一位外地患者,女性,六十多岁。我检查发现,直肠癌确诊无疑。患者反复问我:“大夫,我这个病是良性还是恶性?”家属们都低头默不作声。据我观察,家属要是不想让患者知道,通常都会做出暗示或表情。今天却没有。看来他们是希望我告诉她。

我回答:“您的病不像是良性的。”老人好像听懂了,重复了一句。

有时候,医生的语言对患者很重要,怎么说让患者不感到恐惧、刺耳,这是一门艺术。例如,检查患者“脱裤子”就不如“老人家把裤子退下来,我们得给您查查”,听起来更舒服。冬天给患者检查,手很凉,说一声“我的手有点凉”患者会倍感关爱。老人的家族史中,常有老伴不在了,我们通常会问“老伴挺好的?”,“不在了”让家里人说。如果直接问“您老伴还在吗”老人会很不高兴。还有的老年患者,刚进来有点紧张,可先拉几句家常:“老人家,多大岁数了?”这样一来,老人会放松一些。

多讲讲 患者也许会选择信任

  还有一次,门诊遇到一位女生意人,直肠癌,距肛门三厘米。许多医院看了,让她手术,但不保肛门,要带粪兜。患者拒绝,情绪极度低落,说自己活不了了。

我检查发现,患者病灶仅在局部,没有远处转移。于是,建议她先放化疗,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肿瘤会完全消失,如果真的如此,可不手术。此刻患者双眼发亮。我进而告诉她,“如果肿瘤还在,也不要紧,可以选择手术,保肛与否看放疗疗效。如果肿瘤缩小,也可局部切除,仍然可以保肛。再退一步,不能保肛,生命更重要吧?您不要悲观,我有办法!”

她听后,很激动地和我说“顾大夫,我的生命就交给你了!您说咋弄就咋弄,全听你的!”。

有时候和患者多讲讲,利弊说清,患者会选择信任,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尊重。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