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每天有多少名审方药师?”
“药房温湿度每日记录是怎样的?”
“药房工作区与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一定要重视痕迹管理、科学管理。”
6月7日,在《医师报》药学专栏“基层医院药学风采巡展”活动黄冈站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临床药理学教研室主任陈世财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赵怀全主任教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陈剑鸿教授利用会议间隙到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各相关组室组现场指导,分别对审方中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住院药房等工作进行了手把手交流讨论并悉心指导。
第一站,三位专家来到黄冈市医疗集团审方中心,深入了解区域审方中心运行情况:每天有多少名审方药师,网络覆盖情况,集团成员单位审方工作开展情况。对于牵头单位如何构建良好机制,确保集团内所有医疗机构能够有专业审方队伍且成员单位药师均能在执业中赋能提升,审方体系建设是否涵盖“系统初筛+人工复核”双轨流程,尤其对域范围的药品字典、审方规则能否保障医共体内标准一致作了详细的交流指导。陈世财教授还强调了一定要重视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区域审方系统与基层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实现处方实时传输与动态监管。三位专家在对于县级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如何加强培训与能力提升,定期开展药品知识、临床应用指南方面的培训方面,如何推行用药安全下沉,拓展药学服务来提升基层合理用药水平等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而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陈剑鸿教授重点参访了PIVAS的建设运营。针对 PIVAS设置面积及功能布局、质控管理等细节,基于PIVAS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建设主要遵循“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陈教授结合现场情况,详细与工作人员交流指导了PIVAS在处方及医嘱审核、无菌调配及用药安全审核与干预方面的流程,她强调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重要性,需从硬件配置、流程优化到精细化管理等环节作出标准化提升,以便更好地保障医院现有病床数和收治规模;在环境监测、过程控制、成品检验、信息化的支撑追溯方面也给出了较为全面并切合实际的诸多提升和改进的建议。
最后一站是住院药房,陈世财教授及赵怀全教授对药房采用开放式窗口,如何确保药品储存养护,提出自己在管理方面的思考,并从温湿度每日记录及异常应急处置等方面,指出如何有效科学规范保证药品质量。
两位专家还查看了特殊药品三级五专管理情况及药房分类分区细节,他们均强调,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要重视痕迹管理、科学管理等。此外,两位专家对药房环境布局及功能定位、日常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等诸多方面也给出了极为中肯的指导意见。赵怀全教授对黄冈市药师管理工作提出4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药师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药师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协作,构建区域药师管理新格局,建立区域药师管理协作机制。四是严守底线,确保药师管理规范廉洁。
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张美祥主任及药师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意见并表示获益匪浅。
赋能“健康黄冈” 专家献策AI冲击下药师新定位
在下午举办的学术活动中,黄冈市中心医院夏光明院长向远道而来的药学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随着医改深化和群众健康需求增长,药事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2023年黄冈市中心医院成为国家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改革试点之一,如何做好集团药事管理与质控是医院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前来交流分享经验,希望能与各位专家们加强合作、支持黄冈市中心医院的药学建设事业。让我们携手提升药事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助力健康湖北、健康中国建设。”
黄冈市卫健委张凯主任指出,药品供应保障、合理用药推进及药学服务转型,直接关系医疗质量和群众就医体验。药事管理作为医疗质量核心与医改关键内容,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集采等政策新要求。他对黄冈市药事管理工作提出4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药师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药师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协作,构建区域药师管理新格局,建立区域药师管理协作机制。四是严守底线,确保药师管理规范廉洁。“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推动黄冈市药事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健康黄冈建设注入新动能。”
作为鄂州籍专家,这是陈世财教授第三次踏上黄冈这片土地,每次都因学术活动结缘。他在致辞中指出,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基层百姓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与管理工作,强基层就是为百姓。如何强基层,提升基层药师服务于患者的能力?该活动就是希望各位药学专家能为此建言献策。
随着AI的到来,药师们将向何处去?陈世财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AI可以很精准很高效地审方发药,但它是冰冷的、制式的。它做不到个性化的人文服务,人是需要温暖的。“AI能精准审方发药,却给不了张大爷递名片时的温度。当你递给患者名片说‘有用药问题请找我’,这种人文联结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他强调,在AI 的冲击下,药师必须转型为“慢病管理师”“用药导航员”,为患者药物治疗结局负责,通过药物重整、个性化随访等深度服务建立不可替代性。”“请一定苦练专业本领,让患者离不开你,当患者追着找你看门诊时,你就赢得了未来。”
开幕式由张美祥主任主持。
北京社区合理用药能力提升实践与思考
陈世财教授作了《上下携手·合理用药——基于科技帮扶的北京社区合理用药能力提升实践与思考》有关报告。他指出,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开展现状是药学服务意识、能力、开展不足,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能力提升途径是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紧密医联体,如深圳罗湖模式。陈世财带领团队创立了基于互联网和科技帮扶,“1+X”北京社区合理用药能力提升整合模式。一是构建社区处方点评能力提升系统平台——北京社区处方三级点评模式,提高社区处方合格率。二是建立社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平台,提高社区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提高社区整体合理用药。三是以赛促学,建立系列比赛交流学习平台。灵活多样,多角度,多维度,举办系列技能比赛,提升药师综合素质。四是建立社区医药联合慢病患者管理新模式,提高慢病患者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五是建立“药师说药”科普作品共建共享机制。提高社区药师科普能力,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六是推进社区核心药事管理制度编写和推行,促进社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工作标准化同质化。七是医药专家下社区、社区处方前置审核工作促进、专病医联体促进、处方全样本全景分析、绩效考核与年度评优。这项工作不仅提高了社区处方合格率、提高了社区合理用药水平,还申报了省部级科研课题,助力社区药师职称晋升。“北京社区处方三级点评模式实现了从事后点评到事先审核,从单处方把关到全处方重整,从关注处方合理到关注患者用药安全。”
张美祥主任、黄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舒成仁主任、咸宁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姜琼主任、鄂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汪德银主任就“如何发挥区域(市或县)龙头医院传帮带作用,整合区域医药资源,提升区域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合理用药能力”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慢病患者药学服务实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郭咸希教授分享了《慢病患者药学服务实践》有关报告。对慢病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药学服务十分必要,因为有的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种类繁多,易产生相互作用,需药师精确地指导用药。国外在慢病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慢病照护模式(CCM)、延续性护理模式(TCM)、英国CDM系统模式、慢病自我管理模式(CDSM)、同伴支持管理模式等。在我国,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曾发布通知,提出探索实行临床药师院际会诊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开设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积极开展用药咨询、药物治疗管理等服务。湖北省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了实施便利老年人就医10项举措的通知,其中第五个举措便是提供便利用药服务。落实慢性病长期处方管理规定,为病情稳定的老年患者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病病种覆盖范围。作为国家卫健委驻科药师试点单位之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推出了以慢病为主的药学服务。首先,药师加入家庭医师签约队伍中,与医师一起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其次,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呼吸系统等慢病患者信息库,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药学服务。最后,优化多学科合作模式,打造多学科合作团队,包括医师、护士、药师等多个专业在内,共同做好慢病患者的全程管理。并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张美祥主任、麻城市人民医院吴谨主任药师、黄冈市人民医院余爱红主任药师、英山县人民医院皮鑫鑫主任药师分别就如何做好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药事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学术报告与讨论环节由黄冈市中心医院王树平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胡松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赵怀全教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陈剑鸿教授主持和点评。
此次“基层医院药学风采巡展”黄冈站活动,通过权威专家的精准把脉与深入指导,为黄冈市中心医院乃至区域药事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专家们的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为黄冈市乃至湖北省基层药学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黄冈药学人将以此次巡展为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效能,持续优化药事管理流程,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动“健康黄冈”“健康湖北”建设贡献不可或缺的药学力量,共同书写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