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以岭:中医药循证走出国门的领跑者

时间:2017-11-27 17:20:51来源:未知作者:本报记者 许奉彦 牛艳红 阅读: 129819

5月29-30日,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石家庄如期举行。钟南山、樊代明近20余位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以及来自英国、加拿大、荷兰等10余个国家和国内20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络病理论创新性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事实上,络病研究已成为海内外中西医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需要强调,会议同时在各省市设立近380个视频分会场,向全国近3.5万余名医生进行直播。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推动了中医络病研究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


blob.png


blob.png

钟南山  中西医结合论道防治流感

“临床上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哲学’,中医关注有病的人体、恢复人体多功能平衡、复方或多种成分;而西医关注病人的疾病器官、针对病理靶点、化学合成药物(单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南山院士从流感中医防治研究谈起,阐述了中西医共同发展之路。

钟院士介绍中西医共同发展之路的三个层面:首先整体观:从治病到治病人;辨证论治:从个体化到精准医疗;君臣佐使:从单靶点到多靶点干预。无疑,连花清瘟胶囊是中西医结合之路上的一个代表。

钟院士表示,相关研究显示,与奥司他韦相比较,连花清瘟胶囊在缩短病程和减少病毒载量上与其疗效相似。连花清瘟胶囊可作为甲型H1N1病毒感染另一有效治疗药物。


张运  以岭三药物获得权威杂志发表

“我国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大型随机对照中医药研究,因此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难以评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介绍,故西方得出中医药“疗效差、毒性大”的结论。

针对此,2014年10月,张院士领衔进行的Meta研究以“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一文发表在《自然》旗下的《自然综述-心脏病学》杂志。结果显示,中药能降低高血压病血压水平、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事件发生、减轻心绞痛(代表药通心络胶囊)和心律失常(代表药参松养心胶囊)、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代表药芪苈强心胶囊)。

“以岭三个药物名列三个领域,且所致不良反应以及心血管的风险很小。”张院士表示,该文章已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杨跃进  从中医药研究中获得新发现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介绍,目前,心肌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是老问题,研究多,但进展慢,无突破。损伤机制研究透彻,而保护机制挖掘不够。心肌细胞保护研究多,而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少。

杨教授团队进行的研究发现,通络药物在糖尿病内皮损伤情况下,通过PPARα促进内皮细胞分泌ANGPTL4,从而保护内皮屏障,同时发现保护物质,如ANGPTL4、VFGF、G-CSF、NRG-β1,最终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临床研究也证实,通心络可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再流。


董强  国人卒中血管损伤研究进行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介绍,陈生弟教授的研究发现,通心络可抑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等主要炎症因子表达。同时,又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的代表性标记物—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说明通心络通过抑制了脑组织中的炎症反应而达到保护血脑屏障的目的。

董教授介绍,2013年,由王拥军教授领衔发起的“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京启动。研究拟在60余家三甲医院开展病例研究,计划入选2000例患者,目前入选近650例。


吴以岭  络病研究与转化医学之路

络病理论创新研究是近年来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典范,在基于近三千年络病防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吴以岭院士创造性地提出了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首次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概念。

吴以岭院士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初始干预目前高发的血管病变,阻断心脑血管发病事件链,用中药消融斑块、稳定斑块,改善冠脉痉挛及整合调节复杂性心律失常,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等方面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同时创新研究对于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卒中、恶性肿瘤等也具重要价值,开辟了心、脑、肾从微血管病变防治开始,进而阻断重大疾病发生的有效新途径,诞生的国家创新药物均在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黄从新  从“抗律”到“调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认为,目前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多具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甚至增加死亡,因此探索抗心律失常干预新策略,转变“抗律”到“调律”的治疗思维成为时代所需。研究已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整合调节、快慢兼治的特点。对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国内30家三甲医院开展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黄教授介绍,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治疗12周可较安慰剂显著降低24 h室性早搏次数,同时显著升高24 h室性早搏次数下降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12周显著改善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分级,并显著提高心功能改善有效率。


李新立  芪苈强心打开心衰“希望之门”

作为第一作者、南京医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新立教授主持的芪苈强心循证医学研究于2013年6月,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李教授介绍,该研究结果显示,12周随访,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芪苈强心胶囊组降幅更明显;芪苈强心胶囊组血浆NT-proBNP水平降低超过3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李教授强调,JACC特别刊发评论指出,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表明,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活性成分开启了心衰治疗协同作用的“希望之门”。据悉,芪苈强心胶囊已被“中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所推荐。


贾振华  络病理论已夯实国际化之策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表示,以吴以岭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两项关于络病理论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取得丰硕成果。

贾教授介绍,与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合作开展的“通心络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等课题均列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3年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联合建立了“英国卡迪夫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

伴随着连花清瘟、通心络、参松养心胶囊等专利中药出口更多国家,正在夯实中医药国际化之路!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