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原则也玩咬文嚼字?
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就《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时指出,“要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仿制药不用原研药”。此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了舆论的一片热议。
不可否认,原研药与仿制药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味追求仿制药抛弃原研药,将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尤其对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危重患者来说,将面临生命的威胁。但此说法可以说是对卫生计生委负责人相关言论矫枉过正的理解。
“能用仿制药不用原研药”并不意味着只能用仿制药不能用原研药。笔者认为,该言论的前提是,原研药与仿制药如果在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上并不存在太大差异,那么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
在医院还拥有15%药品加成的时代,在效果等同的前提下,医务人员采用名声更亮的原研药似乎已成常态。如果说当时还是迫于医院生计考虑,那么如今,在全国全面铺开“取消以药补医”工作以来,再如此行为便已不再具备太大意义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作为医务人员还是应该义无返顾地使用原研药。因为医疗行为最终还是要以“治病救人”为前提。在此方面,万不可咬文嚼字。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正视我国在药品自主研发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有制药企业3600多家,然而生产的药品却几乎都是仿制药。习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摆脱对外来原研药的依赖,就应该更大程度地提高我国药品自主研发的水平,让原研药刻上“中国创造”的品牌。到那时也便不再有仿制药与原研药之分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直击临床痛点 络病理论开辟心血管治疗新路径
中西医专家学者围绕络病理论研究进展、通络药物在心血管事件链及代谢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与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07-03 -
new循证筑基 中西合璧 络病理论点亮慢病管理新方向
结合最新共识与循证证据指出,中西医协同干预通过“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独特优势,正逐步填补单一治疗模式的空白,为破解临床未满足需求提供了创新思路。
2025-06-30 -
new中西医融合标准研究开新局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6-25 -
new《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版)》:九年革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案再细化!
2025-06-18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