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外科手术交流的饕餮盛宴
12月3日,第十五届中日韩大肠癌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大肠癌领域专家,纷纷就各国目前的临床工作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大会旨在提高东亚地区大肠癌的诊疗水平,改善大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和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大会主席顾晋教授表示,大肠癌领域的进展比较快,本次大会外科医生云集,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将针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侧方淋巴结清扫、机器人手术等最新热点外科手术技术进行分享。中日韩三国都处于亚洲,大肠癌发病方面有此相似之处。加强技术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大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在学术报告环节,詹启敏院士作了“Toward Cancer Precision Medicine”的学术报告。詹院士介绍了世界以及中国的肿瘤流行病学现状,当前对肿瘤认识的不足,阐述了肿瘤的基因及环境因素、早诊早治、有效治疗方案、基于基因分型的个性化治疗、多学科协作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以及肿瘤的精准医疗研究方向在于DNA和蛋白分析技术、基因药物、表观遗传学、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基于临床特征和生物信息学大数据研究等。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结直肠癌诊疗现状”的报告。报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以及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结直肠癌术前检查的现状;第三部分介绍我国早期结直肠癌治疗现状及不足;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现状以及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wait and see(等待观察)”策略的争议;第五部分是关于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扩大切除后整形重建的经验分享;第六部分介绍了中国结直肠诊疗多学科讨论的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癌症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癌症统计数据”的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常见肿瘤的发病现状及发病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介绍,早前,国内大肠癌手术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主,但如今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得以开展。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即在狭小的空间中可以获得灵活的操作和清晰的视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眼手同向协调和三维高清视野,使其具有接近于开腹手术的直观效果。徐教授还指出,由于机器人费用较高,因此大面积普及推广还需时日。
韩国首尔延世大学医学院教授、延世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主任Kim Nam Kyu介绍了韩国2016年肿瘤发病情况以及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情况,延世大学附属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现状,对结肠血管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总结。Kim Nam Kyu教授表示,提高解剖学及胚胎学肠系膜平面的理解有利于术中对结肠血管变异的认识,中央血管结扎的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比传统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更好的生存预期,中央血管结扎技术在腹腔镜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
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医学院、梨花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木洞医院普通外科主任Kwang Ho Kim教授介绍,韩国在2012年以前大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但近年来发病率稳步下降,这种流行病学情况类似于西方国家。Kwang Ho Kim教授指出,韩国从2004年到2013年筛查率逐渐增高,但仍低于肺癌和胃癌的筛查率。韩国的结直肠癌手术采用腹腔镜比例从2008年的43.5%增加至2015年的72.5%,但采用机器人的结直肠癌手术比例自2007年以来一直停步不前。韩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类似于西方国家。
大阪肿瘤和心血管病医疗中心教授Massayuki Ohue向大家阐述了三个科学问题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1)全直肠系膜切除+侧方淋巴结清扫对比单纯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RCT研究以并通过临床研究阐述日本低位直肠癌不选择术前放化疗的原因。
(2)T1期存在高危因素的低位直肠癌采取局部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3)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两种术式(TTaTME/HTaTME)选择指征。
香港外科医学院、香港外科医学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罗伟伦院士作了题为“微创直肠癌外科现状”的报告,他介绍了直肠癌手术发展和演进历史,香港直肠癌腹腔镜及机器人直肠癌治疗现状、近期并发症情况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经肛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现状及相关研究。
本次大会共有54位大肠癌肿瘤专家、外科医生以及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所有报告均采用英语汇报,内容充实,学术讨论气氛浓厚,可以说是一场大肠癌诊疗及研究的“医学盛宴”。这次大会对大肠癌发病情况、筛查、诊疗、手术进展以及大肠癌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分享,对于推动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大肠癌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如“悦”而至 中国“达”案,鼻部疾病靶向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于成都举办
2025-05-19 -
new院内外同治 多学科协同控糖,国际前沿新技术iCGM助力糖尿病管理
2025-05-19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