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时间:2016-05-17 18:01:19来源:未知作者:董杰

婀娜曼妙的身材,是绝大多数女性的追求。然而,现实总不遂人愿。前段时间,有医学权威杂志发布了全球肥胖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1】在这些人群中,你是否就是其中一员呢?



今天是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我们就来聊聊有关胖的问题。为什么选择5月11日呢?原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吧!


 

   肥胖如何定义?

体质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推荐,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BMI 24~28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如果你的BMI24 kg/m2,就要提高警惕了!

 图片1.png

图片来源:百年养生网

 

肥胖有哪些危害呢?

很多体重超标的人常常把减肥挂在嘴边,却并未付出行动。其实,对于胖这件事,很多人并未放在心上,认为“胖就胖点吧,没啥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与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体重超标与肥胖症早已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现已遍及全球各大洲,俨然成为威胁生命的杀手。

图片2.png 

来源:百度经验

 

 

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指出,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肥胖与遗传、环境、社会因素及生活方式等都有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因素来解释其病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指出,能量摄入增加而消耗减少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社会在发展,然而,人们的健康意识并未随之提高。很多人把这种生活当成享受,认为“有吃的为什么不吃,有车为什么要走路”。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并未在意吃进去的食物能否利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副教授表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人们进食模式产生很大影响。食物越来越丰富,在外就餐和在家订餐普遍,其中不少食品的脂肪含量过多。

 图片3.png

来源:网易博客

 

 

认识误区

1.糖类食品是引发肥胖的元凶?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肥胖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但人们常常将肥胖归咎于摄入糖类过度,这样科学吗?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2009)》[3]显示了各类食物所含的能量(表1),我们发现,被想当然认为是“能量大户”的一些食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能量大户”,如100 g牛肉的能量为125千卡而相关产品标识显示,100 ml可乐型汽水的能量约为43千卡

 

 图片4.png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4]指出,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因为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


如此看来,将某一种食物或饮料说成是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并不科学,关键还在于合理把握好一个“度”,适量摄入并加强运动。

 

 

 

2.锻炼减肥是误区?

    如果你管不住嘴,又不想长胖,想着“我多吃无所谓,运动运动就行了”。那么,你可能要失望了。杨进刚指出,饮食或许是减轻体重的关键。如果仅强调运动,而管不住嘴,减重非常困难。


“人体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能量储存器,对于食品中的能量,能够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而对于消耗能量,则非常吝啬。比如吃一个玉米棒,需要跑2.38公里,才能消耗掉从玉米中吸取的能量。吃一份炸薯条,需要跑5.97公里才能消耗掉。”杨进刚指出,这是因为人类多年来从大自然获取的能量非常困难,机体对能量珍惜的结果。


对此,郭晓蕙也有相似的观点:如果长时间进食过多,需要非常大的运动量才能把摄入的能量消耗掉,若没有通过运动训练、承受不了较大运动量的人很难将过多的能量消耗掉。


她建议,要从小培养运动的习惯,使运动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在长时间过量饮食后,希望通过短时间的“运动突击”来减轻体重,因为这常常“徒劳无功”。只有饮食节制,长期坚持锻炼,才能拥有好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

 

参考资料:

1.Trends in adult body-mass index in 200 countries from 1975 to 2014: a pooled analysis of 1698 population-based measurement studies with 19.2 million participants.Volume 387, No. 10026, p13771396, 2 April 2016

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3.《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二版(2009)》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