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患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患故事/详情

一份匿名送来的“外卖”

时间:2018-01-11 16:23:15来源:未知作者:熊文爽 阅读: 92532

▲ 医师报记者 熊文爽

image.png

“谁的外卖?”

一天中午,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号楼4楼的儿童重症监护室内,医护人员正准备吃午饭。这时,保安拎着一个塑料袋进来问道,可是,在场医务人员都说没有点外卖。

大家打开塑料袋一看,里面有一个塑料盒,盒子里是满满的老鸭煲。盒子上面有一张纸条,写着“送给A04ICU医护人员”,但是纸条上没有署名。医护人员边吃边猜测这份老鸭煲是谁送来的,后来在纸条背面找到了答案:“感谢A04ICU监护室的医生护士们对我宝宝的耐心、细心照顾,如今宝宝已经康复出院了,献上一点自家厨艺给你们品尝。谢谢大家。”署名为小郭妈妈。医护人员通过电脑查询发现,小郭是他们在10月份收治的一名患儿。

该院儿童ICU主治医师娄鹏程是小郭的主治医生。他说,小郭出生时因为十二指肠狭窄(隔膜)在他们医院做了手术。今年10月,小郭又因肠梗阻休克在他们医院的儿童ICU、小儿外科和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孩子的病情较为复杂,难度很大,最后能转危为安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娄鹏程医生在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得知是患者家属用心煮了老鸭煲送过来时非常感动,据他回忆,患者的家庭状况较为困难,孩子当时的医疗费用也较高,患者家属能有这份心意实属难得。“这是我收到的一份包含患者家属心意的特殊礼物。”娄鹏程笑着说。

作为儿科大夫,娄鹏程“对付”孩子很有自己的一套,“孩子没有成人那么善于表达,身体不舒服主要是以哭闹为主,很难去讲得通道理。”娄鹏程对此想了一个妙招,将弹性医用手套吹成一个气球,在气球上画一个笑脸,“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大多数都能被转移注意力,顺利地完成就诊过程。”

谈及儿科发展,娄鹏程颇为感慨,“儿科大夫缺口较大,但是一些优秀的医学生却更愿意选择其他科室,一个是待遇问题,另一个是风险的问题。”娄鹏程认为儿科发展的问题除了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以外,还需要医院重视和个人认识的转变,“做儿科大夫,需要有探索精神。”想了想,娄鹏程这样对医师报记者说。随后,他又笑起来,“跟以前相比,现在的就诊环境已经有了较大改善,至少患者家属的态度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很难听到患者家属说‘谢谢’,现在能听到很多。社会整体医疗环境有所提升,这是非常令人高兴和欣慰的进步。”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