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H检测:卵巢储备功能评估的优选方式
助力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有效评估卵巢手术损伤
抗缪勒管激素(AMH)是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的蛋白,能反映整个生命周期的卵巢储备功能。近年来,AMH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辅助女性生殖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日益凸显。近日,“2019罗氏诊断AMH临床应用专家会”在珠海召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松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出席会议,就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疗及在妇科手术前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等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分享与探讨。
“过去,临床上常用年龄、卵巢超声检查、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等作为参考指标综合评估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但这些指标在检测时间和操作经验上有诸多要求。”大会主席全松教授指出,“作为卵巢储备功能更直接的衡量指标,AMH检测不受月经周期影响、检测结果稳定,能更早、更准确地反映卵巢的衰变,在女性生殖健康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指导妇科疾病诊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AMH检测有效辅助PCOS诊疗
PCOS是一种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会引起不规律月经周期、多毛、不孕、妊娠并发症等问题,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导致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恶性循环。PCO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全球各指南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多囊卵巢状态因设备不同和操作者误差等而变异、青少年症状/体征/检查特异性差等,全球PCOS患者普遍存在诊断延迟现象。
AMH在PCOS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患者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糖基化终末产物升高及基因因素均可能导致AMH升高,进而导致FSH敏感性降低、芳香化酶活性降低,最终致排卵障碍。研究显示,PCOS患者AMH水平较正常排卵女性升高2~4倍,尤其青少年PCOS患者中,AMH水平显著升高。
“最新国际指南明确了PCOS诊断流程(图1),即‘三步走+排除诊断’。该诊断流程更注重临床特征,可进一步节约医疗资源。”郁琦教授指出,“而AMH作为PCOS特异性指标,不仅能同时反映高雄激素、排卵障碍和多囊卵巢,且不受操作者影响,比窦卵泡计数更精确,有效解决诊断的诸多难点,是更符合临床需求的诊断指标。”
AMH检测在PCOS患者疗效监测中也有重要临床价值。国际最新指南提出,首先需重视PCOS患者的心理健康,推荐患者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对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口服避孕药(COC)是高雄激素血症和不规则月经周期治疗的一线药物,COC+生活方式+二甲双胍联合方案为二线治疗主要选择。对有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指南推荐来曲唑为一线药物首选。在患者治疗管理中,监测AMH水平可提示促排卵效果,同时AMH还可提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PCOS患者的获卵数和着床数。
妇科手术前后检测AMH水平 有效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其中,17%~4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巧克力囊肿;在需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中,35%为巧克力囊肿。
研究显示,巧克力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损伤严重,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目前,临床常用手术剥除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会进一步损伤卵巢储备。值得注意的是,术后的这种损伤也可能恢复。
李小毛教授指出:“巧克力囊肿手术会导致正常卵巢组织皮质损伤,卵泡丢失,卵巢血供受损,且术中热损伤、术后卵巢组织炎症都会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因此,术前、术后全面评估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至关重要。术前检测AMH水平,评估疾病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指导个体化手术方案和保留生育功能策略选择;术后检测AMH,了解手术对卵巢储备的影响,监测卵巢储备的恢复情况,根据卵巢储备功能情况指导备孕方案。”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指出,在对患者进行卵巢囊肿切除手术前,应告知患者卵巢储备损伤风险;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也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囊肿剔除手术都会降低卵巢储备,术前应全面评估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与传统的年龄、FSH、AFC等评估指标相比,AMH检测优势明显,不受月经周期影响,能更早、更准确地反映卵巢储备功能,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中都明确提出AMH是反映卵巢储备更好的标志物。罗氏诊断Elecsys® AMH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消除了补体干扰,且不受样本类型、储存温度及储存时间的影响,仅需18 min即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测结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9-302025
共探抗凝药学管理新路径,2025年抗凝药学管理联盟学术会议举行
-
09-292025
青海省人民医院打造肝包虫病SELECT一站式诊疗团队
-
new聚焦儿童发热热点问题,呼吁构建中西医融合的科学诊疗照护新体系
2025-09-22 -
new深圳南山启动重点人群肝癌筛查 打造肝癌全流程管理体系
2025-09-13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