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患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患故事/详情

当“军嫂”遇上“医夫”

时间:2019-05-23 10:00:09来源:未知作者:韩冬野 阅读: 108915

张寒峭,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医师;王瑾文,海军驻京部队的一名军人。相恋一年余,2014年的夏天,二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她成了一名“军嫂”,而他上任为一名“医夫”。在外人眼里,他俩是铁定的“双忙”夫妻,但他们的笑声里有不一样的解读——忙碌对忙碌,付出对付出,默契的爱情很幸福。

寒峭是清华长庚眼科公认的“科花”。从北医硕士毕业,向各大三甲医院投简历时,简历上的大头照被“月老”一眼相中,“论文没写完,临床见习还在疯狂值班,Offer还没签……”,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她先去相了个亲,说到这,她自己也是一脸的苦笑。

但缘分就是这样的奇妙!一次相亲,一见钟情,来自部队的王瑾文认准了这位美女医生。于是,请假探夜班送个饭,熬夜帮忙录入论文的数据再核算,就连帮寒峭的闺蜜搬家也是任劳任怨,“小伙儿挺实在,适合做医生家属”,俩人走到了一起。

然而,两人婚后才发现,“原来他\她会那么忙!”

瑾文在部队负责财务工作,审核、会计轮岗制,轮到审核岗,有可能一个月都在外地出差;轮到会计岗,“一周也得加班三四天。”军人保险制等新政推行,就职总部的他更是忙翻了天。而寒峭,白班、夜班、一线班,各种班表让瑾文“大开眼界”,出门诊、上手术、管病房,回家查文献、写论文,准备考试……如果真要分个高下,“我当医生,随着职级的升高,应该是越来越忙。”寒峭说。

孩子2岁多了,她已然习惯了爸妈的共同点——一个电话,就走人。但她现在可能还无法理解,爸爸离开是对国家的使命感,妈妈离开是对患者的责任感。

为工作付出无可厚非,但亏欠了孩子太多。有一件事令寒峭至今无法释怀。2018年7月~12月,寒峭担任科室住院总——一个类似于全科大总管的角色,忙碌加倍。而就在这期间,孩子生病了,寒峭安排着孩子来单位看门诊并输液。在手术换台的空挡,寒峭穿着手术室外出服从四层跑到一层门诊看孩子一眼。可是没等安慰两句,电话就响了,手术室催着上台了。“我起身立即就走了,就听着她在我背后哭得特别惨。我若有半点犹豫,她只会哭得更凶。”寒峭说,很多陪着孩子输液的家长都看她,可她没有任何办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军”“医”组合,甚至更加忙碌的夫妻组合比比皆是。他们的爱情和婚姻经验是“做好自我调解,做好时间管理。”他们是现实版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