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帅气!北京医院国家医疗队队员们的感言

时间:2020-01-29 20:23:21来源:未知作者:北京医院国家医疗队 阅读: 85513

1.常志刚(北京医院国家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北京医院外科ICU副主任):

今天(2020年大年初二)是我的农历生日,是最有意义、最特殊的生日。有幸成为北京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肩负国家、医院的重担,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带着20人平安归队!

背负着母亲的眼泪、儿子的崇拜与不舍、妻子的担忧;作为医疗队的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面对着领导们的嘱托“把这支队伍交给你了”……深感责任与压力巨大。我相信,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还有北京医院作为强大的后盾与支援。尽管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着各种不确定,但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image.png

image.png

2、许小毛(北京医院国家医疗队专家组组长,大内科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厉兵秣马,迎接挑战

  来到武汉第3天,在等待病房的改造过程中,大家不断进行“兵棋推演”,演练中,不断思考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之道,确保在正式开展工作中做到万无一失。大家具有很强的专业和敬业精神,队员们主动去病房实地考察,熟悉工作环境,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脱防护服的流程出问题,及时和病房护士长进行沟通进行整改。严防死守是我们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战役今晚打响,我等枕戈待旦。

image.png

3、刘兵(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2020年1月25日晚9点,静谧的初一之夜被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话筒那边传来了科主任的声音:“医院需要组织抗击疫情医疗队,心内科需要一名专家,你有困难吗”,“没有问题,何时出发”,“好的,等医院通知”!简短的几句话,有幸能够亲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已经身在武汉24小时,紧张的培训之余,也是思绪万千: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个人,都不能保证不遇上灾难,都是平等的。但是如何迎战灾难却是不一样的。能像祖国这样政令畅通,一呼百应,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致,万众一心,舍已救人,不计得失甚至以身许国。在当今世界,唯有中国能做得到!“全民战争的态势”,大大缓解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会打赢这场遭遇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医务工作者,责职所在,义不容辞,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辈需逆风前行!

image.png

4、刘聚源(医院感染管理处科长)

庚子初二,万家团圆,然楚天告急,华夏驰援。酉时整,国家医疗队南下赴鄂。所谓:一行征雁往南飞,两行清泪望北垂!束发10载,青铜横斩,遂立地苍穹,大爱无疆!党员者,荣幸为医疗队之党支部支委,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模范表帅之正直!面对人民群众之大爱!抗击艰难险阻之勇猛!心系国家,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image.png

image.png

5、陈伟(C04病房主管护师)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5年,我的孩子今年7岁半,平时因工作关系很少能有时间照看他,本想趁孩子寒假期间多陪陪他,并且已订好外出旅游,但接到组建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通知,我毅然报名申请参加,把孩子托付给了父母。作为一名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卫健委及单位号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抗击疫情第一线,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image.png

6、张雪婷(C04病房护师)

我是CO4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张雪婷,工作6年!新春佳节之际,仍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的我,大年初一晚十点,接到医院通知,加入国家医疗队,初二奔赴武汉疫区驰援的消息,当时的我心情很是纠结…想到家中不到三岁的女儿,想到明天就可以回娘家探亲,想到休假可以放肆的大睡一觉……但是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虽说会有些遗憾,但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切,想到我们医学生的宣誓誓言,想到我们从医的初衷,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我更是义不容辞,毅然决然做出了决定!当然,一个人的决定牵动着一个家,我的家庭确成为了我最坚实的后盾,无条件支持,铲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同时最让我感动的是医院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给我们的关心和爱戴,短短一夜时间,为我们准备了大量全套的防护用品,各种类别的生活用品及药品,临行前领导一句句殷切的嘱托,同事朋友们的暖心的话语时刻萦绕我我耳边!另外,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家媒体的宣传,国航贴心的服务等……举国上下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共同的抗疫战争默默奉献着…

  我坚信这场战争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也希望每一位逆行的白衣战士能早日回归亲人的怀抱!

image.png

7、辛蕊(保健医疗部B7病房护师)

1月26日晚10点,我们终于抵达了酒店。大家虽然都很疲惫,也带着医用防护口罩,但还是努力得互相偶尔谈笑,真的很暖心。晚11点行李送达酒店,一切收拾停当,钻到暖暖的被窝里的时候,刚刚过午夜。此刻坐在酒店里,一天的工作还没有开始,我静静的拿着手机学习群里的专业知识,随时备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经过了专业的培训,才能做到临危不乱。学习之余,收拾小伙伴们为我收拾的行李,满满的惊喜,大家都知道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吃货,所以给我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只有我想不到,没有她们准备不到了!关爱,无处不在!王院长对我们说:穷家富路!一定保障好我们的物资配备!这让本就资源紧张的院里更是雪上加霜,同时也能看出我们北京医院人对抗击冠状病毒的决心!背负着大家的期望,承载着这么多人孤注一掷的决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圆满完成这次救援任务!愿全天下的医务人员能够平安,愿冠状病毒能早些被攻克!

image.png

8、王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人数的不断上升,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成立了由我们北京医院和北京的其它5家医院组成的国家医疗队支援武汉。我是大年初一晚上得到消息,觉得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业医生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报名参加,最终很荣幸的成为首批支援武汉的国家医疗队成员。当真正出发时,心情非常复杂,既有对父母家人的愧疚,又有对即将面临的未知的工作的迷茫和恐惧,还有能回到自己曾经学习的地方和那里的同学一起并肩作战为我的第二故乡和母校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欣慰。更多的是内心充满了感动,感动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叮嘱和关心,新朋好友纷纷发来的发自内心的担忧,还有医院连夜采购给我们提供的强有力支持,从各种防护用品和药物,到包括指甲剪在内的各种生活用品准备的一应俱全。还有来的飞机上乘务人员对我们的照顾等等,都使得我内心对自己的职业和选择充满了自豪。从昨晚到今天全天各位小伙伴在领队带领和安排下不顾劳累一刻不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物资的转运,防护措施的反复培训,实地查看对口医院的感染防控条件等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和打赢这场战争的决心和信心。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只想对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医院领导说请你们放心,对武汉人民说请你们放心,对我的母校说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加油!

image.png

9、周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一次非同寻常的“回乡之旅”

武汉,一座有着光荣传统的美丽城市,这里不但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还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我生在武汉,并且在这里完成了我大学的医学教育,我深深的爱着这座城市。然而就在不久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似乎要夺走它的繁华,消弭它的美丽。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来的是如此的迅猛,让武汉一夜间成为了全国以及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来今年春节计划好的,全家回乡省亲的行程也因疫情的发展而只能作罢。就在1月23日为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武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宣布了“封城”。看着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战在抗击病毒一线的大学同学,想到疫情肆虐下的父老乡亲,自己不禁心急如焚。于是在接到医院通知的第一时间就主动报名参加了支援武汉的国家医疗队。面对未知的病毒,作为一名呼吸专业的医生虽然深知此行的艰难和危险,但我并未感到丝毫的恐惧和担忧。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的城市要由我来守侯”。作为一名共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北京医院培养的医生,我相信,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严格的防控和科学的救治,我们一定能打好这抗击疫情的硬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有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回乡之旅”,但更重要的是我相信,2020的这个特殊春节和武汉这座伟大的城市终将会被历史所铭记,因为我们无数的人用生命和爱去守护过它。

image.png

10、胡艳慧(D04病房护士)

在看到了发生疫情后钟南山这样的院士奔赴一线,还有有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那一刻内心很敬佩也很澎湃,因为同样身为医务工作者,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量,让武汉的同胞们可以安心在家过春节,让每个城市的人们都可以放宽心,尽情的享受春节的热闹氛围!所以当看到可以报名有机会来到一线后便毫不犹豫的向领导报了名。但是,当初一晚上接到了领导的通知第二天就要启程来武汉的那瞬间,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焦虑了,内心忽然间有了些许胆怯,也想到了答应妈妈初三下夜班要去陪她在当地医院做冠脉造影检查。作为一个工作三年的我来说,那一刻内心超级不自信,我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我到底能不能完成好这份任务?我的内心超级挣扎,很感谢我的领导们还有我亲爱的同事们,她们一直都在鼓励我,告诉我我一定可以。脑海中回想到毕业授帽仪式中我曾庄重许下的誓言:“我们年轻,朝气蓬勃。我们坚强,无私无畏。救死扶伤,是我们坚定的选择……”所以我坚定了内心,我要来,我要来出一份力量,哪怕只是一份超级微薄的力量!相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

image.png

11、邓翼鸥(外科ICU主管护师)

1月26日 大年初二 23:00此刻刚从雾霾笼罩的北京,飞到武汉,到现在才有时间去把这24小时的事情顺一下。今年我值大年三十和初一的夜班。1月25日初一夜班前还盘算着现在这新型冠状病毒这么厉害,儿子要不就在奶奶家多玩几天吧,我下夜班回老爸老妈家蹭饭,之后准备外出旅游的用品,当这一切似乎尽在我掌握时,接到护士长邵欣打到科里的电话,她在那边哽咽着问我是否可以加入医疗队奔赴武汉疫区,是否再跟家人商量一下?我说:“去吧!”17年前的非典,刚毕业的我还是朦朦胧胧,现在的我已经是监护室工作17年的“老同志”了去一线!无需多言!护士长及同事马上分担了我的工作,交接工作,然后就是把情况跟老公、父母讲清楚,毕竟这是最亲的人!然后就是惊愕现在的通信实在是太快,晚上9点多通知我去武汉,夜里就开始有很多很多同事、朋友来问候和祝福,说实在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一律回复“好的,谢谢!”此刻除了不能想在奶奶家的儿子,不能想父母的担忧,不能老公担心,否则眼泪就不是自己一样………

一大早给儿子打电话,不敢视频,即便这样还是忍不住哽咽、流泪,11点医院集合,正准备着出发老爸老妈坐公交车来看我,我不敢多说话怕忍不住让老人担心,妈妈进门就给我个大红包外面写着大大的“平安”两个字,我没有推脱的收下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很久不联系的同学、朋友也都发消息慰问,有人问我紧张嘛?我答还好吧,因为我真的还好吧,担心一定有,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义不容辞!今天的武汉很冷,湿冷的那种,但我心里是暖的,有院领导的关心、嘱托,有工会及后勤老师连夜准备的物品保障,有同事和朋友的祝福,有家人的期盼!我想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和战友们带着这些温暖平安回家!

image.png

(图左为邓翼鸥)

12、文科龙(急诊科护师)

我是一名90后的“男天使”,一个热爱生活,对护理职业充满情怀的的阳光青年.从未想过自己还会有机会奔赴前线工作.得知这次有奔赴前线报名的机会,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的来的激情和热血,毫无顾虑,首先报名.可能是一直以来的内心深处的波澜被激起或者说是想告诉所有人其实护士真的很重要,男护士的我们更重要...护理在医疗的每一个环节不可或缺...我们要勇往直前...医院里我们是白衣天使,前线我们是白衣勇士...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守护我们的初心。生命永远至高无上,我们会努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image.png

13、李金泽(外科ICU护师)

离开家来到疫区,这已经是第二天了。我已经站到了武汉的土地上,现在的心情也有所转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即使有恐惧也要战胜它,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

过来的两天(严格意义来到疫区也只有不到30个小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都充满了未知性,告诫自己不要多虑,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培训好自身,为进入隔离病房做好充分准备!医疗队有严格的前期培训,这是我们保证自身安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队员们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纠错,互相鼓励,我内心也变得更加从容!武汉,明天见。

image.png

(图右为李金泽)

14、张硕(D05病房护师)

我是一名工作15年工龄的护士。大年三十我值夜班,去年也是。爸爸总是提前包好很多很多猪肉茴香馅饺子,让三十晚上值班的我和同事休息时煮着吃,这几年硕爸包的大馅饺子已经是我们三十标志性的食物了,让大多数同事们念念不忘。

大年初一下班回了娘家,给爸妈送礼物包红包,看见他们开心的样子,自己可满足了。我觉得这个节,就算是过的圆满了!

晚上9点多,护士长来了电话,用哽咽的声音通知我赴武汉支援,我当时真的很淡定,都自我崇拜了,还安慰她说,没事没事我去呗……还举着手机让爸爸妈妈说:“支持!”挂了电话,父母才反应过来,我明天就要飞武汉了……爸爸居然哭了,像个孩子,后悔的问能不能不去?我安慰了很久…然后他说,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马上动身回家收拾行李,开车回家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信息不断,求证的,鼓励的,叮嘱的,安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中午11点集合,不到8点,同事们纷纷赶到医院,把能想到的,能买到的全拿给我了。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光是洁面巾就有4种不同牌子,行李箱被装的鼓鼓的,心里也是满满的。佩服女人的购物能力,这大年初二的早晨,还能买到这么多东西。其他科室的同事,平日在一个楼里工作,确因为工作忙连碰面都少的可怜,今天全来了……当然手里也拿着“购物袋”,眼睛都是红的,嘴里不停的问,还缺什么?更珍贵的是同学把她的护身符哭着交给了我,千言万语还是汇成了那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护士长一直在“唠唠叨叨”说所有人里,最不放心的就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勇往直前的我……让我必须加倍小心,把我“托付”给带队的领导,让他们一定看紧了我……有一点点无奈,更多的是感动。放心吧,张老师,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以后继续让你操心,继续唠叨。

院领导连夜为我们准备救援物资,速度惊人,内容更是丰富,一箱又一箱,承载着对我们的关爱。印象最深的是王院长那句,穷家富路……然而最喋喋不休的还是那句,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真没想到,最让我难受的居然是剪掉自己那一头齐腰的长发。为了三千烦恼丝哭的稀里哗啦,真丢人……事后想想,短发也挺漂亮的。

被簇拥着送上了去往机场的大巴车,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跟他们挥手告别,车子开动之后,才有机会去思考即将面对的那个城市~~武汉,对于未知的战场,我们逆行而上,无畏无惧。对于关爱我们的人,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平安的回来!待我凯旋!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image.png

15、董凡(D02病房):已是凌晨,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未曾谋面不曾相识的武汉护士的笑眼,厚厚的口罩挡不住对我们的感谢和信任,出发前的那句“武汉加油”不约而同的从全体队员的口中发出,是初心、是约定,更是国家医疗队北京医院队全体队员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即将进入病房,与她们携手同行、并肩作战,践行逆行医者大爱的誓言,不抛弃不放弃,白衣天使白袍战士,永不言败。

image.png

16、翟洁(手术麻醉科)2020年1月28日,抵达武汉已经48小时了,短短两天的时间,我们进行了感控以及防护的培训,到支援医院进行实地考察,整理清点我们的物资……所有事情都在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医疗队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大家不仅相互监督着平时的手卫生,而且还利用休息时间练习防护服隔离衣的穿脱,每一步都认真练习,随时提出问题,生怕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小心而影响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为随时上一线做好了各种充足的准备。此时此刻,我们兄弟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进驻到病房开始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了,明天我们将与他们进行交接,正式开始我们的护理诊疗工作,我们一定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争取最大的胜利。

image.png

17、张司恺(RCU病房护士)

我叫张司恺,是北京医院RCU的一名95后护士,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爱这个城市,非典那年我还是个小学生,电视中那些义不容辞舍弃家人投身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工作的新闻报道,至今历历在目令我佩服和感动。如今,我也是主动请缨成为国家医疗队中的一员出征武汉抗鄂疫情。作为一线的医护战士,我清楚的知道这次无硝烟战疫有多危险,然而疫情严峻,我坚信有我们在,终会春暖花开,我毅然勇敢地迎难而上出征武汉。    怕父母担心,出发前的夜晚将消息告诉父母,对家里的一切千叮万嘱。这也是我工作后第一年和父母过春节。然而,国家危难,一声号召,全员应战。和男友商量,我们推迟了买订婚戒指的时间,并简单收拾行李和家人道别。在出征前,由同事“操刀“,咔嚓,咔嚓……及腰秀发渐次落下。原本准备留着拍婚纱照的长发,剪掉多少有些不舍。但想着武汉的严峻形势,出征在即的我内心却很坦然。支援武汉,义不容辞。    在院领导及各位后勤同事们一夜的周全准备,护理部领导及各位护士长、护理同仁们的支持下,一支由北京医院20人组建的医疗战斗团队,与全市其它5家医院组成北京最强阵容的国家医疗队连夜奔赴武汉。此次新冠病毒疫情严重,传染广泛,这里需要我们这样的逆行者!忠诚保健事业,心系人民健康,在我们成为北京医院一员时就记在心底。我们是第一批国家医疗队,我愿同我的战友们一起,支持武汉,挺过这次考验!越是危险时,医护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

image.png

18、刘佳(保健医疗部A7病房护师)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1年。

每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武汉乃至全国的消息充斥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党中央,国务院,习主席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1.25我瞒着父母填了志愿,没想到数小时后就接到护士长通知出发的通知,我就说了一句“能去”!

我知道面对疫情,医院就如同战场,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出发当天正值我上夜班,护理姐妹知道我要去一线,争相替我上夜班,所有人都打电话发信息给我加油打气,各位护理姐妹也连夜帮我准备物资,把家里能带的全部带来了。面对领导的嘱托、同事们的叮嘱。我儿子过两天马上就过四岁的生日了,本来答应好给他买一个喜欢的蛋糕,买好了他喜欢的玩具给他惊喜。临行前,我老妈还说:我跟你爸昨天晚上说,能不去还是别去了…我说:您放心,总要有人去的!国家需要我,作为医护人员,义不容辞!此时我就是一名战士,舍小家,顾大家!我要站在一线,出一份我的力量!感谢北京医院领导的信任,我们必将众志成城,全力以赴!

北京医院加油!!!

image.png


 19、文力(急诊科主治医师)

image.png

20、石婷羽(急诊科主管护师)

image.png

北京医院国家医疗队

组稿:刘聚源 陈伟

审核:常志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