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现场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2021-301呼吸高峰论坛/现场报道/详情

7月29日下呼吸道感染|新型病原学检测技术提高感染致病原的检出率

时间:2021-07-31 00:03:45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阅读: 172077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感染是呼吸科面临的常见问题,明确病原学诊断,针对致病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孙军平介绍,CAP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存在不足,包括国内外各地重症CAP病原谱存在差异;病毒等非常见病原体的检出率不高;检测技术进步,但缺乏多种手段平行检测;我国国内缺乏重症CAP多中心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构成复杂、新病原出现以及病原体耐药也加大了病原学诊断的难度。

微信图片_20210729204518_副本.png

传统病原学检测包括培养、免疫学方法与PCR,循证依据多,应用广泛,但阳性率低,耗时费力。分子诊断方法快速,敏感性高,成本相对较高,但如何选择一种或多种检测工具组合是一门学问。

新的病原学检测技术和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致病原的检出率。宏基因组(mNGS)技术是直接提取临床样本中的DNA/RNA进行高通量测序,与病原数据库比对分析,一次性完成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检测。优势是快速、不依赖培养,易发现苛养菌或罕见和新的病原体等,帮助揭示非常规病因。但因数据量大且复杂,不利于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解读结果需谨慎。

孙军平表示,合理利用宿主DNA测序数据,评估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精准的临床诊断。最新共识君推荐mNGS作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优选方法。2020中国mNGS第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mNGS作为新发、罕见、疑难感染性疾病一线检测手段;若病原体无法明确且病情迁延不愈时,可将mNGS作为首选检测;疑似病毒性肺炎且病毒持续性进展者,可将mNGS作为二线首选检测方法;常规技术未发现病原体的重症肺炎患者,应行mNGS

介入呼吸病学的快速现场评价包括细胞学评价(C-ROSE)和微生物学评价(M-ROSE)。优势是能提供部分微生物病原的形态学依据,可作为后续检测和诊断方法的质量控制手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缺点是不能完全鉴别定植和感染,需要对细胞内吞噬的病原体进行客观评价。M-ROSE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快速和筛查两方面。mNGS能为M-ROSE进行补充,能更清晰地呈现M-ROSE所不能看到的病原体。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肺部疾病诊断应用成熟的是肺结节的筛查和良恶性的判断,病原学诊断方面应用比较成熟的是在新冠肺炎诊断方面,另外一个应用是根据患者年龄、所在地区流行病学情况以及肺部影像学的表现等进行一系列判断,确定病原菌,目前尚在研发阶段。

 

责任编辑:裘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