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广州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广州/详情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林定坤:学贯中西,推进中医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1-08-18 14:24:46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50139

看中医、吃中药、喝凉茶、做药膳……广东人自古就笃信中医、笃爱中医。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也孕育出了特点鲜明的岭南中医流派。在这其中,执牛耳者非广东省中医院莫属。这家始建于1933年的中医医院,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

而随医院创立之初就建科的骨伤科,近30年来,在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加持下,几代中医骨伤人的努力,终将骨科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骨科专业临床科室之一。在这里,年门急诊量超30万人次,住院人数近1.9万人次,手术超1万台次,拥有1个中心实验室,10个骨科病区,总床位数近500张。

广东省中医院现任大骨科主任林定坤教授谈及科室88年的发展,用两个词概之:传承、创新。

 

 1 (2).jpg

融会贯通,博采众家所长

“中西医融会贯通,博采众家所长”是广东省中医院骨科的特色。这里,既消化吸收传统中医药的精华,又充分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以科室建设而言,广东省中医院大骨科采用现代医学亚专科分类,如脊柱专科、足踝专科、创伤专科、老年骨折专科、关节专科、运动医学专科、小儿骨科……所以,在林定坤所在的科室,我们既能见到骨科机器人、关节镜等先进的骨科仪器,也能见到手法、针灸、中药等传统的疗法,并且能解决大部分病人的痛苦。

“我们科室的中医底蕴是由何竹林等一批老先生奠定的。”林定坤说。何竹林老先生是岭南骨伤科流派的代表人物,解放初期全国骨伤科十大家之一,在解放前就已经是蜚声海内外。现在的骨伤科正是由何竹林及蔡荣等多位岭南中医名家所创立。随后,以岑泽波、黄宪章、邓晋丰教授为代表的名老中医,将岭南骨伤科学术理论、技术水平又推上了一个高峰。“厚筑基础,才能精致底蕴。”林定坤说,“正是前辈们为我们夯实了基础,同时把我们带到一个高地,才有我们今天的蓬勃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人开始寻求用现代医学解读中医原理,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而林定坤无疑是其中最坚定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之一。

林定坤一直认为,中医要发展,传承很重要,但也不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学习、创新,同样重要。他先拜师上海石氏伤科传人、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学习骨伤科,又长期跟随北医三院党耕町教授研究脊柱病。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团队,聘请国医大师刘柏龄、韦贵康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教授、北京罗氏正骨罗金官教授、整脊疗法创始人韦以宗教授、上海石氏伤科施杞教授等,来院带徒并开设名医工作室,将各家所长兼收并蓄,在临床中推广实践,培养了大批的中医骨伤科骨干。

 

中西结合,为患者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

 

多年的学贯中西,让林定坤总能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寻找到结合点,并能时常跳出中西医单体系的局限,取各家所长,推行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现代医学中的影像学在骨科诊断中的重要性不言自喻。“除了影像学,我们还要注重手诊,即手摸心会,强调筋与骨的关系。”林定坤介绍,人体运动系统是骨伤科的研究对象,中医理念认为筋骨并重。如颈椎病,它不仅是颈椎骨的问题,更是与颈椎骨以外的软组织关系密切,也即是中医说的“筋”,只有筋骨并重、中西并重才能全面认识颈椎病。

肩周炎、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关节慢性疾病,林定坤常常将手诊结合磁共振诊断,评估患者损伤程度,然后进行分层治疗。“Ⅰ、Ⅱ度不需要手术,手法治疗就能立竿见影,这样能减少患者痛苦,也节省治疗费用。”林定坤说,“但Ⅲ度损伤有的则必须手术,手法就要慎重,更不能排斥手术。” “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中西医结合1+1>2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间盘突出会压迫神经,患者存在神经瘫痪的可能,此时多数患者会选择手术减压。但在十年前,林定坤就提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念。“这种治疗方法的提出,正是因为我们已经摸清楚神经根颈椎病主要病理就是根管狭窄”。林定坤介绍,所谓“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就是先通过手法牵引,同时理顺筋膜,再使用牵引架,同时辅以针灸和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很快就能缓解压迫引起的疼痛和麻木。”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可以进行中医治疗。”显然,在林定坤的科室并不会囿于中医或者西医哪一种治疗方法。“比如,高龄的老年髋部骨折,被誉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但现在老年骨折专科以王海洲主任为主的团队,半小时就可以完成手术,更有绿色通道快速救治流程,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团队全程介入,可以迅速完成患者的救治。”林定坤介绍说。

人才培养,学我者,当先像我,然后超过我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在1990年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拜师大会”上,向学生提出“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口号,表达对中医继承人的期盼。对此,林定坤深以为然,但也有更具体的要求:“学我者,当先像我,然后超过我。”

骨伤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在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从林定坤到各个专科主任、医疗组长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带教老师手把手的实践指导,让年轻医生既能学习临床理论,又不脱离实践,并且早实践、多实践,能够更好地促使年轻医生快速成长。”这就是林定坤口中的“师带徒”培养模式。“也是我认为目前中医传承最好的方式。”林定坤说,“徒弟学到师傅的十成本领,才能超越师傅。所以,‘学我者,当先像我,然后超过我。’”

林定坤认为,在年轻医生培养体系中,中西医结合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中医或者西医水平已经很高,才能两者才能融合。如果知识结构不全面,强行结合,只是点与点的碰撞,反而不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 


2.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9-052022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㊲|杨衿记:做肺癌患者生命中的“拾光者”

    每周四的清晨,他都会早早带着提前备好的三杯热茶和两瓶凉白开来到门诊室,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长的患者队伍。进入诊室,他将手里的水杯放在离自己触手可及的窗台上,以便于在长达六个小

  • new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团队:立足中国原创 彰显中国自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主院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光谷院区)、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中法新城院区),始建于190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医院。

    2021-08-19
  • new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林定坤:学贯中西,推进中医传承与创新

    看中医、吃中药、喝凉茶、做药膳……广东人自古就笃信中医、笃爱中医。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也孕育出了特点鲜明的岭南中医流派。在这其中,执牛耳者非广东省中医院莫属。这家始建于

    2021-08-18
  • new京东健康名医专家团队:守护健康 不分线上线下

    高思华 1-个人简介 高思华:国家级名老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岐黄学者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过敏性鼻炎、高血压、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内科、妇科疑难病症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 2-科研及获奖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1项、作为课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