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详情

进博会闭幕:医生们在这届进博会上看到了什么?

时间:2021-11-11 15:10:17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宋箐 阅读: 141491

 为期6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在上海闭幕。此次进博会给医生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沈一峰教授: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进博会。印象深刻的是一方面各大医疗企业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很好地展示了他们在这几年以及未来几年的产品、规划等,充分说明医药企业非常重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希望告诉行业最新的产品和研发趋势。

其次,本次的医疗器械展令我印象深刻,有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展示。医疗器械作为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未来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中,药物和医疗器械将各有位置和侧重,形成一种最佳的互补模式。

此外,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强调,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的研发,都要回归到临床诊疗场景。研发的产品未来是在怎么样的治疗场景中应用,是一线治疗还是二线治疗,是一线治疗里的首选或是多个选择里的某种特色选择?只有符合临床诊疗场景的需求、符合患者的需求,才会让研发变得更容易,临床验证更有针对性,未来在市场上的被接受度也更好。

虽然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进博会场馆的人数比往年少,但明显可以感受到会议安排非常成熟,防疫、场馆服务等各方面都很好的进行了安排。期待未来进博会有更多交流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进博会交流平台的作用。

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邹大进教授:走进进博会,我感受到了那个用“中国创造”作为经济增长引擎、解决数亿人就业问题的中国,那个不甘于过往,不断进取和学习,努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中国。

大健康的全新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就是创新价值之体现。康复产品,健康产品,过去只是针对某一个病种、特定人群的传统产品,未来一定会由创新产品、新技术与个性化完美融合。我看到了新技术“互联科技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应用的健康照护全过程方案,以及其他许多的解决方案,正取代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展现的非常多,医疗世界变得很小,治疗方案变得很方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帆教授: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进博会,感触很深。过去,企业与医务人员之间多是临床、研究内容的沟通,而进博会这个平台为医疗行业专业人员与医药(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种新的补充。逛逛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对医务人员而言能很好地拓宽视野,了解医疗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动向、新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我已经连续两年来到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看着医药行业这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看着中国跟国际同步研发一些新药,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此次我们单位在进博会和相关企业签署了一些临床试验框架协议。进而保证相关研究能更好地在中国落地,加快新药的研发进程,更好地惠及中国的患者。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全球新药研发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