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中医中药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中医中药/详情

糖尿病急症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

时间:2017-07-14 11:21:39来源:未知作者:方邦江 屠亦文 阅读: 127251

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种诱因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常见的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和低血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危重症,可有效促进血糖下降、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改善意识状态、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blob.png

常见高血糖急症   个体化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和(或)升糖激素不当升高引起的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如血糖>13.9 mmol/L,尿酮体阳性,同时pH<7.35,则可诊断为DKA。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则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为特点的一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常见于中老年患者,起病隐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临床上血糖≥33.3 mmol/L,血浆渗透压>350 mmol/L,血气分析pH≥7.30,尿糖强阳性、血酮体阴性或弱阳性,则可诊断为HHS。

两者的临床表现较相似,均为进行性加重的多饮、多尿、乏力,伴有纳差、恶心、呕吐、烦躁等,进一步发展则可出现严重脱水、休克和昏迷。感染、创伤、手术、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自行停用降糖药物等都可成为两者发病的诱因。

西医对DKA、HHS的治疗主要包括了降糖、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消除诱因等,对DKA患者则需要及时纠正酸中毒。

中医辨证分型   有地放矢   

根据DKA和HHS常见的临床表现,中医将之分为气阴两虚、热毒熏蒸、痰浊中阻、热入心包、内闭外脱和阴竭阳脱等证型。

◆气阴两虚证

见咽干口燥、多饮多尿、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方拟生脉散合增液汤。

◆热毒熏蒸证

见口苦口臭、烦渴多饮、尿频量多、色黄赤浊,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舌黯红苔黄,脉滑数,方拟清瘟败毒饮加减。

◆痰浊中阻证

见倦怠嗜睡、恶心呕吐、脘痞纳呆,舌红苔黄,脉滑数,方拟温胆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热入心包证

见神志昏蒙,或谵语,甚则昏迷,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方拟清营汤加减。

◆内闭外脱证

见神志昏乱、躁动不安、呼吸气粗、四肢抽搐、汗出面白、遗尿,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或虚数无力,方拟清宫汤合独参汤。

上述证候在中药汤药治疗的同时可配合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或醒脑静注射液开窍醒神。

◆阴竭阳脱证

见昏迷不醒、面白唇干、眼眶深陷、气短息微、汗出肢冷,舌质干淡,脉虚数无根,方拟生脉散或参附龙牡汤加减;同时以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回阳固脱。

除中药治疗之外,还可配合针灸治疗,闭证常针刺人中、涌泉、百会、足三里、十宣等穴;脱证常灸百会、神阙、足三里等穴。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