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关注/详情

绵竹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两名“猎毒师”鏖战在吉林抗疫第一线

时间:2022-04-26 09:30:14来源:未知作者:刘菲、谭明剑

  3月30日踏上征程,疾驰近3000公里,支援吉林核酸检测。如今,绵竹市人民医院两名核酸检测员邓真、王嘉丽已在吉林坚守了近20天。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一天中有超过12个小时呆在密闭的实验室,检测核酸样本超2000份。4月8日,吉林市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胜利的曙光已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两位“猎毒师”说,他们将不负家乡重托,定会带着胜利凯旋。


  与时间赛跑   援吉核酸检测背后的两位绵竹籍“猎毒快手”


  4月11日下午6点过,记者连线邓真和王嘉丽时,他们刚刚结束“战斗”回到酒店休息,声音中带着疲惫。“实现社会面清零后,我们主要针对重点人群的样本进行检测,任务轻松多了,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感觉离家几千公里的坚持真的很有意义。”

  邓真和王嘉丽是绵竹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曾于去年河南郑州发生疫情时,前往郑州支援,具有一定的经验。3月30日凌晨3点过接到将随队支援吉林的确切消息,当天中午12点就搭乘飞机,跨越近3000公里,从万物复苏的南国“闯进”白雪皑皑的北国。

  在抗疫一线,核酸检测员总是坚守在酒店和实验室的“两点一线”,默默付出。在两人的记忆中,4月8日前的“战斗”最为艰巨。按照轮班安排,他们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坚守在密闭狭窄的实验室内,与病毒“零距离”交锋。

  “震荡、开盖、加样、提取,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其实非常危险。”邓真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一个动作都会比平时费力。“零距离”甄别病毒,一边是小心翼翼保证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不出纰漏,一边是源源不断传递过来的样本,高强度的工作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持续鏖战,直到下一班检测队员准备就绪,不知不觉就在实验室度过了6个多小时。


b0d0b04856fe5cf3a3a0bf480a8b247_副本.jpg


  一天两次进入实验室,最多的时候会处理2000余管样本,为2万余人提供核酸检测报告……两位“猎毒者”默默坚守,为吉林抗疫贡献着绵竹力量。


  全力奋战抗疫一线 亲友们默默支持不打扰


  “我们的工作确实非常单一,只能在酒店和实验室来回的途中,透过车窗感受北国之春。”王嘉丽说,高强度工作,“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是浓浓的战友情和那一份使命感、荣誉感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每天坐车往返时我们都会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就当是放松和相互鼓励。”邓真说,考虑到他们不分昼夜鏖战一线,亲友们虽然担心,但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减少与他们的主动联系,只是悄悄发出微信叮嘱一定要平安。每次走出实验室,手机上一条条带着期盼和祝福的信息让暖意瞬间在心间流淌。记忆最深的是4月3日,邓真在吉林迎来了自己25岁的生日,早上8点走出实验室,微信里早已攒满祝福。那一天,邓真和王嘉丽更换了酒店,吃上了支援吉林以来第一顿热饭,朋友圈里晒自己独自一人的幸福生日餐,收到上百条“生日快乐”“平安归来”的留言。


16af2425e62e15a33811795b51b2a18.jpg


  “前些天有‘战友’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昼夜温差大,方舱实验室条件相对艰苦,夜里温度只有几度,冷得瑟瑟发抖,第二天白天就是高温,脱下防护服时浑身汗湿,一些队员身体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不适,可他们却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只怕自己拖慢核酸检测进度,这让王嘉丽特别感动。她说,每一位队员都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带着荣光出征,相信也一定会带着胜利凯旋。                                      

责任编辑:陈远航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