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北京/详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全国首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成立 步入行业新航道

时间:2022-08-20 11:06:28来源:医师报作者:黄晶 阅读: 253085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宋光远办公桌上的那棵松树盆栽上,安静、宁谧。偷得浮生半日闲,担任中心主任一年来,这是宋光远难得的安静独处时间,他正在回顾近段时间典型的病例、思考科室未来的发展方面。


“砰砰砰”,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声音很轻,起初他以为听错了,直到敲门声再次响起,宋光远开门,看到昨天刚做完手术的一位患者在站在门口,是专程来给手术团队专家们道谢的。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患者特意来表达感谢了,但每个这样的瞬间,都温暖感动着宋光远,成为他行医路上最大的动力,指引他前行的方向。



创建:五大关键词定义瓣膜病中心内涵


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患者,近期胸口憋闷不舒服来中心就诊。在与患者沟通时,宋光远跟患者坦诚:您是瓣膜病介入中心创建以来接诊的年龄最大的患者。“既然到中心来了,我的命就交给你们了。”老爷子生性豁达,他的这份信任,感动与鼓舞着每一位中心成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患者有脑梗史,怕深度麻醉影响术后康复,采取了局部麻醉;老年患者机体恢复能力差,为了让患者术后更好地康复,采取中心独创的简化术式。为每位患者制订最优治疗方案,简化治疗,让患者少受罪,尽快康复,这才促成了95岁高龄患者术后第二天来医生办公室致谢的感人一幕。


回想2021年6月1日中心创建之初,即用五个关键词“全面、规范、简化、关怀和创新”定义了中心的规范与内涵。


关键词一:全面 即瓣膜病治疗领域全覆盖,无论哪种瓣膜病,只要患者来到中心即可得到安全合理的治疗。


关键词二:规范 为患者提供规范的、科学的评估,做出精准的诊断,制定完善的手术治疗策略。


关键词三:简化 尽最大可能减少在病人身上的瓣膜病介入操作,如将原来三个穿刺入路简化成一个入路,让病人少受到伤害,少花费用、尽快恢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四:关怀 从接诊开始,无论是否进行介入治疗,都调动中心专业力量,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关怀管理。


关键词五:创新 心脏瓣膜病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希望中心可以带领中国瓣膜病有所突破,这种突破不仅是器械上的,还包括临床治疗的理念、手术操作等。


从理念被接受到顺利构建并最终成立,中心的成立离不开北京安贞医院院领导及兄弟科室的鼎力支持,而“五个关键词”为中心打下了专业、规范和人文的底色,让中国第一个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成为行业的标杆。

宋光远教授在为患者查体

守护:打造特色科室 守护平凡的生命

在采访中,宋光远教授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守护”。“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为了‘守护’二字。”宋光远教授强调,守护每一个平凡的家庭、守护每一份真挚的爱情。


2016年,宋光远教授从国外学成归国时,遇到了一位二尖瓣返流的患者。那时国内没有引进微创治疗瓣膜病的器械,还无法开展微创手术,宋光远教授建议患者去外科治疗。“我可能开刀以后就活不了了”。由于对外科手术极度的恐惧,患者拒绝手术,一直跟着宋光远教授药物控制病情。


几年医患相处,让宋光远看到了爱情最本真的样子。每次来就诊,身体娇小的老伴必会陪伴,身上挂着两个人的大包小包,眼里承满担忧。身高近1米85、又高又大的患者被病痛折磨地手不能拿肩不能担,走路都只能缓缓跟随。发展到最后,患者弱不禁风,走路都可能会晕倒。幸运的是,2020年,缘对缘修复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器械终于在中国获批。


因为拖地太久,病情恶化,2021年进行手术时,患者瓣膜脱垂范围越来越大,手术难度已非常大,在修复时面临重重困难。所幸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凭借丰富而全面的手术技巧,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我在术后恢复很好,已经回归正常生活。” 那位重获新生的丈夫激动地说:现在我把大包小包全挂自己身上,开车带着老伴出去旅游,我们走遍祖国大好河山,要把前些年失去的好时光都补回来。


经过一年的潜心沉淀,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凝练科室特色,命名为“VITAL”,单词中第一字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V:Valvular heart center,以治疗心脏瓣膜病为核心;I:Interdisplinary integration,多学科交叉整合;T:Transcatheter valve intervention,经导管瓣膜干预;A:Advance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先进的科学评价体系;L:Life cycle patient’s healthcare,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护。


宋光远教授总结,“VITAL”的寓意是“至关重要,充满活力”,正如我们的瓣膜病介入中心一样,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也正是团队的这种朝气,我们才有信心、有力量去“守护”,“守护”一个个家庭的完整,“守护”一对对互相扶持、相约白首的爱人的对彼此的承诺。


创新:从制度到技术 创新为患者重塑“膜”力

来到瓣膜病介入中心的患者基本都是病情严重且复杂,这就对中心的整体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是流水线上的技工,我们要为每位患者给出个性化诊疗方案。”宋光远表示,中心在诊断、治疗策略等方面做到精准再精准,保证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精准的医疗服务。


首先是精确的诊断,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都必须经过中心核心实验室的评估,如一位二尖瓣反流患者来就诊,就要确定是中度还是重度,因为如果不是重度返流,做了手术反而效果不好。而在临床中,其本有1/3在外院被诊断为重度二尖瓣返流的患者,经过评估后都降为中度,并不需要手术治疗,让患者免于手术之苦。


其次要制定最精准的治疗策略。在北京安贞医院对患者进行前期评估时,中心会邀请外科、影像科、超声科和麻醉科等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共同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选择药物治疗、开胸手术还是微创手术,为患者选择最有利的治疗策略。

宋光远教授与团队正在开会研讨患者病情诊疗方案

而MDT诊疗受益最大的是危重症患者,“我们必须保证患者在躺在手术台那一刻不会心脏骤停,为此需要精心做好所有的预案。”令宋光远教授记忆深刻的是一位因心原性休克被救护车拉来的50多岁的女患者,她在入院之前已有半个月无法下地了。


患者病情危重,时间就是生命,对于一位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来讲,只有分秒必争才能从死神手里抢人。宋光远团队紧急行动起来,为患者做了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术中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接管患者的心肺功能,保证在麻醉期间,心脏不会停;术后团队带着患者从小小的康复动作开始,逐渐去适应术后的瓣膜。


那一天,宋光远办公室的门再一次被敲开,正是这位躺着来的危重患者,走着来跟医生们告别,她已经康复可以出院了。


除了在诊疗模式上创新之外,中心还在手术技术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经过多年的经验与探索,中心在宋光远的带领下开拓性地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如创立了了独具安贞特色的“All in One极简术式”;基于新型解剖分型指导经股动脉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TAVR术后传导阻滞患者应用过渡性永久起搏器等。在中心开诊一年以来,实行的单动脉入路技术、单血管入路技术、和TAVR+TEER治疗主动瓣反流合并二尖瓣膜反流均为国际或者国内首例报道。


在复杂性瓣膜病诊疗领域,中心的水平也稳居国内领先水平,在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方面,突破解剖限制及技术壁垒,高危复杂患者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成为中心一大亮点,多次成功完成二尖瓣反流以及完全交界区脱垂患者的TEER治疗,更在房性二尖瓣反流微创治疗这一新领域积累了大量心得体会。针对外科换瓣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中心多次开展双瓣置换术后的瓣周漏封堵术,一年来治愈患者众多。


“把麻烦留给医生自己,把获益留给患者。”这是宋光远教授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与突破的动力之源,也是在临床中共同践行的理念。


未来:做中国瓣膜病发展的践行者

2021年6月1日正式开科至今,中心共接诊患者4832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297 余人次,完成住院各类手术计1293余台,其中瓣膜病介入治疗近300台,对于一个刚刚创建的中心来讲,这样的成绩单十分亮眼。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瓣膜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未来中国大概有6000万瓣膜病患者亟需救治,宋光远明白,仅凭一家中心无法满足如此庞大数量患者的医疗需求。“作为全国首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在2015到2016间,宋光远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在美国 Cedars Sinai Medical Center 完成了博士后的学习。学习期间,他的主攻方向就是瓣膜病的治疗,在此领域有非常深入的造诣,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回国后,宋光远教授参与和举办了中国结构周,作为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理事会成员,与同行一起推广微创介入瓣膜病治疗术式,促进了行业规范化发展。


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从最开始的4家瓣膜病中心发展到现在的400家中心。中国的结构病微创介入治疗在这样一群先行者的带领下,已经迈步启航,奔向更辉煌的明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团队合影

2022年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今年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力奋进”!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有关工作落地,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作为医疗的主阵地、主力军,要发挥好示范作用——做到“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倡导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由此,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医师报社联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于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联动北、上、广、杭四城地铁,开展“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主题公益巡展活动。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8-2020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全国首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成立 步入行业新航道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宋光远 办公桌上的那棵松树盆栽上,安静、宁谧。偷得浮生半日闲,担任中心主任一年来,这是宋光远难得的安静独处时间,他正在回顾近段时间典型的病例、思考科室未来的发展方面。 “砰砰砰”,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声音很轻,起初他以为听错了,直到敲门声再次响起,宋光远开门,看到昨天刚做完手术的一位患者在站在门口,是专程来给手术团队专家们道谢的。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患者特意来表达感谢了,但每个这样的瞬间,都温暖感动着宋光远,成为他行医路上最

  • 08-2020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全国首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成立 步入行业新航道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宋光远 办公桌上的那棵松树盆栽上,安静、宁谧。偷得浮生半日闲,担任中心主任一年来,这是宋光远难得的安静独处时间,他正在回顾近段时间典型的病例、思考科室未来的发展方面。 “砰砰砰”,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声音很轻,起初他以为听错了,直到敲门声再次响起,宋光远开门,看到昨天刚做完手术的一位患者在站在门口,是专程来给手术团队专家们道谢的。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患者特意来表达感谢了,但每个这样的瞬间,都温暖感动着宋光远,成为他行医路上最

  • 08-202022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⑩|宋光远:全国首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成立 步入行业新航道

    作者: 融媒体记者 黄晶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宋光远 办公桌上的那棵松树盆栽上,安静、宁谧。偷得浮生半日闲,担任中心主

  • 09-142022

    王燕教授MDT团队:帮助晚期肺癌患者走出绝望的泥潭

    经常在出门诊时,有患者问:“医生,我可以MDT(多学科诊疗)吗?”现如今,在患者的眼里,MDT早已不再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是一个熟悉的“动词”。 众所周知,肿瘤MDT模式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大趋势,我国肿瘤的MDT模式正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普及和完善。随着晚期肺癌的诊疗已经迈入分子病理时代,越来越多的肿瘤相关基因被发现、被解密,直接推动了肺癌治疗的飞速发展。再加上MDT团队的协助,临床医生联合病理科、影像科、放疗科等科室,为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使许多原本已经陷入绝境的晚期肺癌患者,重新获得生命的希望。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