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直击进博
当前位置:首页/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师报》直击进博/详情

双管齐下,解救困在“痒”里青少年

时间:2022-11-08 17:12:31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153782

“孩子被困在痒的恶性循环里,身心反复遭受折磨,它就像‘恶魔’一样困扰着我们…… ”这是来自一位特应性皮炎(AD)青少年患者母亲的控诉。


“与这位患儿一样,我国有10%~20%的青少年正遭受着同样的痛苦。”11月6日,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健康上海主办了「无“痒”成长——青少年AD圆桌派」活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上海市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巍教授告诉记者,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由免疫紊乱导致的炎症性皮肤病,我国目前有超过3000万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儿童和青少为不高发人群,60%青少年会因为瘙痒缺少睡眠;35%青少年会因为瘙痒出现专注力下降、学习受影响,50%青少年会因为瘙痒自信心理受挫,严重者会出现抑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image.jpeg

「无“痒”成长——青少年AD圆桌派活动」现场


image.png

李巍教授


抓挠-瘙痒恶性循环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异常免疫应答和菌群紊乱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三个核心环节。”李巍教授指出,特应性皮炎并非单纯皮炎,而是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系统性免疫疾病。除皮炎外,往往还会伴有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等症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此外,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和遗传、环境关系非常密切。由于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所以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常陷入反复瘙痒,抓挠,形成皮损的恶性循环中。


“这常常引发一系列其他的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顾超颖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对青少年的影响,首先是失眠,影响青少年情绪,特别是在临近中考、高考等重要时刻,青少年特应性皮炎复发加重的情况会明显增多。而另一方面,精神压力,又有可能导致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影响青少年备考和考场发挥。其次是生长发育。美国一项儿童健康访谈调查显示,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特异性皮炎。此外,也有报道认为,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生长发育延迟了2.7倍。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急诊部行政主管倪晓东教授指出,特应性皮炎不仅给青少年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青少年心理和整个家庭影响都非常巨大。首先,当特应性皮炎皮损发生在头面部或者上肢裸露部位,容易使得青少年对自己的容貌过分关注,进而无意识的贬低或者臆想,形成容貌焦虑,对外界反应敏感,如若进一步发展,则可能变为抑郁,甚至出现厌世,产生自杀行为。而青少年长期患病,家长也会变得非常担心,引发家长们的“继发性焦虑”,甚至会导致家长陷入相互责怪、自责中。


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双管齐下


特应性皮炎病程长,易反复,需要长期治疗。李巍认为,提高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势在必行。首先,应考虑疗效好的治疗方案,短期内快速止痒、迅速消除皮损的药物,控制病情。其次,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期,而且长期用药,应该特别关注安全性。目前新一代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是唯一在中国获批用于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也是目前特应性皮炎指南唯一推荐青少年应用的创新疗法。最新发布的一个日本的有研究表明,乌帕替尼不仅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还能潜在增加身高和体质指数。第三要使用方便。青少年常常对打针较抵触,口服药物可以增加青少年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注射恐惧,在家里即可治疗,减少到医院的次数,以免因频繁请假治疗影响学习。


image.png

顾超颖教授


乌帕替尼的上市是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的福音,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情况,疗效确凿且安全性好,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作为创新疗法乌帕替尼创新疗法上市前临床研究的研究者,顾超颖分享了临床试验相关数据和临床观察情况。


她指出,临床研究显示,乌帕替尼在止痒起效时间、皮损清除效果方面,都明显由于生物制剂,有些病人甚至“一天止痒、2周止皮损,16周皮损完全清除。”顾教授认为,临床疗效的背后是创新疗法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传统环孢素、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杀伤”炎症因子,但缺乏选择性,是“一个面”的杀伤,因此治疗副作用较大。生物制剂可以阻断白介素4和白介素13两个细胞因子,属于“一些点”杀伤。而小分子靶向药能够阻断JAK蛋白激酶中的JAK1分子,包括白介素4、白介素13、白介素31等特应性皮炎发病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属于“一条线”的杀伤。


image.png

   倪晓东教授


当青少年AD患出现哪些状况需要警惕心理健康?倪晓东提示,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自卑、情绪紧张、回避社交、无缘无故哭泣缺乏愉悦感、睡眠节律紊乱、拒绝上学,且对自己的外貌、体重,包括细节的方面变得过分重视。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肚子痛、腹泻就表明孩子存在心理异常,家长应引起重视。


倪教授建议,已经产生焦虑或者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患者,应该通过适当的运动、社交活动实施疏导情绪。另外,父母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陪伴,夫妻之间要注意情绪管理,通过尊重、倾听、解释、指引、合理建议和现实检验的步骤,逐渐帮助孩子建立治疗安全感和安全范围的探索。如果非药物干预方法效果不理想,严重情况下,可以考虑治疗焦虑或者抑郁的药物。


责任编辑:海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多款重磅肿瘤产品亮相世博 助力患者高质量生存与生活

    11月8日,辉瑞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了“科学致胜,新辉璀璨”辉瑞肿瘤新管线畅想圆桌会及辉瑞泌尿血液新产品预告仪式。期间,与会嘉宾就辉瑞的创新产品与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等领域的临床治疗需求展开深入探讨,并殷切盼望辉瑞肿瘤领域的多款重磅创新产品如双重机制PARP抑制剂Talazoparib和全球同步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Elranatamab能早日帮助中国患者对抗最难治的肿瘤疾病,延续患者的生命。 本次圆桌会通过线下及线上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夕春教授,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王怡亲与辉瑞(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华共同参加。 “科学致胜,新辉璀璨”辉瑞肿瘤新管线畅想圆桌会嘉宾合影 “以科学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辉瑞肿瘤始终为攻克难治的癌症而不懈努力。秉承‘为患者带来改变其生活的突破创新’的使命,我们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创新和战略合作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将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带给亟需的中国患者,共同推进肿瘤医疗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 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辉瑞已有多款创新肿瘤药物通过进博会加速引进。今年我们带来两款全球同步的创新在研产品,针对相应领域的临床需求,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平台的溢出效应,助力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资源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让更多中国患者享受到国际领先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最大化治疗获益。” 新辉璀璨 多款重磅肿瘤产品亮相世博 辉瑞本次带来了两款

    2022-11-09
  • new聚势同行 多维举措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11月8日,在第五届进博会上,辉瑞肿瘤以“科学致胜 共克癌症”为主题启动“创新管理 关爱升级”肿瘤患者创新管理关爱活动,续写创新、合作、承诺的进博故事。活动涵盖多层次创新准入项目“光速合作 共克癌症”“科学创新,肺凡守护”、乳腺癌患者管理生态圈建立等三大项目,多维度创新合作,进一步践行辉瑞肿瘤深耕中国、关爱患者的承诺,促进肿瘤创新药物和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可及性、公平性,提升肿瘤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与服务。 “在辉瑞,我们始终不断探索突破性的科学创新,以期为患者群体带来切实改善其生命质量的重大改变。三十余年来,我们通过辉瑞的广阔平台,一直努力将全球前沿的创新产品引入中国。” 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辉瑞拥有业界领先的肿瘤产品组合,患者关爱也是辉瑞的关注重点。此次辉瑞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带来了患者创新管理关爱系列活动,积极响应中国肿瘤慢病化管理号召,致力为患者提供涵盖全治疗周期的管理和服务。未来我们将不遗余力为满足中国肿瘤患者亟待满足的需求而奋进,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实现。” 助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辉瑞积极响应建立以国家医保为基础的肿瘤特药领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同时,携手全国肿瘤医疗专家,跨领域合作伙伴,通过多元的模式,聚焦改善肿瘤患者用药负担及医药生态前景的创新方案。 在“光速合作 共克癌症”创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承诺长期致力于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建设,促进创新药物及优质治疗方案通过多方共付服务、互联网医疗、民营医院网络等多渠道惠及

    2022-11-09
  • new科学引领创新 加速中国与全球同步研发进程

    11月8日,以“光速创新助患者 质量诚信守健康”为主题的辉瑞研发高端论坛在第五届进博会举行。作为一家以科学为基础、创新的、以患者为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今年辉瑞秉持“科学致胜”的理念,携转型成绩单再征进博,向业内外展示辉瑞的创新与研发动态,促进行业合作交流,为中国创新医药生态圈的建设增添新动能。 科学致胜 持续加码研发创新 创新研发是辉瑞实现目标的核心。截至2022年11月,辉瑞全球共有112个在临床阶段进行中的研究项目,涵盖临床Ⅰ期到注册申报,涉及肿瘤、疫苗、内科和抗感染、炎症和免疫、罕见病等领域,这无疑是改变全球患者包括中国患者生活的112个潜在机会。 作为在华跨国制药公司中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经过17年的发展,已成为辉瑞全球重要的研发枢纽,为全球产品线的开发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 为了加大、加快在中国的投资,加速新药的上市,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提出了“两个80%目标”:即到2022年底,实现中国参加80%的全球早期以及关键三期临床试验,其中80%的项目做到同期申报。 “‘两个80%’”目标是希望中国能通过全面同期地参与辉瑞全球研发管线产品的各项研究,尤其是早期的临床研究项目,实现全球创新药在中国同步递交并尽早上市。目前‘两个80%目标’已基本达成,2021年11月至今,辉瑞获批的新产品和新适应症达到11个,多为患者急需、填补临床治疗空白的创新产品。” 辉瑞(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华谈道,“随着‘两个80%目标’的阶段性达成,预期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计划在中国申报上市的注册申请中有76%的临床试验是全球同步研发项目;同时中国上市申请的时间与全球首次上市

    2022-11-09
  • new四十年汇涓流而成大海,东方智慧引领血液学新时代潮头——中国首部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进博会期间正式公映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近日在上海盛大开幕。此次展会期间,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武田中国联合策划,南方周末提供媒体战略支持的全国首部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创新攻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正式公映。作为我国首部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创新攻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深度聚焦血液肿瘤、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疾病研究,详实记录了中国血液学四十年来的创新发展历程,由近20位中国血液学领域顶级专家参与讲述,一幅由东方智慧书就的长卷向全球铺展开来。 · 吴德沛教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接轨世界到勇立潮头,中国血液学科的建设凝结了几代血液学研究者的心血。经过四十年来的耕耘和探索,我国血液学在研究和诊疗方面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通过系统地回顾中国血液学的发展历程,致敬血液先驱,镌刻学科荣誉,将希望的火种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全面推动中国血液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柳莺女士 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在我国血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留存了很多历史资料及人文事迹,弥足珍贵,能够将血液学先辈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年轻医生了解这份历史,为中国血液学的人文建设增砖添瓦,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同时我们也希望公众能够通过这部纪录片更加了解和关注血液疾病患者,唤醒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为血液学未来的发展凝聚力量。” 自第一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已有众多前沿科技与学术成果通过进博会从中国走向世界。2020年第三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