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2023 CASH|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热点聚焦/详情

2023 CASH | 蓬勃青年科研人才队伍 助推青年学者职业发展

时间:2023-01-18 14:51:00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108348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的根基。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青年科研人员,正处于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关键期和转折点,如何把握当下提升自我职业素养,为国家贡献力量,是当下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要命题。为了帮助各位青年学者更好地规划职业与人生发展,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2023年1月6日,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青年学者职业发展论坛针对青年学者职业规划进行了专题研讨。


image.png



大会致辞

image.png

王建祥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副所院长王建祥教授为会议进行了开幕致辞,他强调,青年学者是科技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科学家的茁壮成长,才能为科技创新事业带来源源不断地新鲜血液和动力,本次青年学者职业发展论坛正是为了更好的助推青年学者规划职业发展而设立,希望讲者和嘉宾能充分贡献智慧,碰撞火花。



专题研讨

image.png

暨南大学的尹芝南教授向大家讲授了如何从PI成长为科学家。他提出青年PI的成长要从“有所创新,有所发现”逐步过渡到“有所建树,有所影响”。在这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找到自己的标签,踏实耕耘。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就要做到资源共享。不仅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享受自由探索的乐趣,也能为百姓传播科学知识,尽到科普之责,服务人类。

image.png

南开大学孔德领教授分享了关于科研项目申请的宝贵经验。项目申请是每个青年学者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孔德领教授从题目、摘要、立项依据、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拆解。他强调,青年科研工作者要大胆创新,勇于进行有风险的探索,并将创新作为项目选题的着力点。

image.png

北京大学的汤富酬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文献阅读是科研的基础。从目前看来,SCI是一个实用的评判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在大量的文献中筛选出优秀的文章,提升文献检索效率。养成阅读习惯,关注新兴领域,拓宽科研视野,探索交叉学科等都能激发灵感,从而获得新的研究方向。

image.png

天津医科大学的朱毅教授分享了如何从青年PI转向合格导师的宝贵经验。他表示,导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师风,要有良好的心态和耐心,要发掘学生的潜力。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要在科研和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让学生珍惜学习的时光,同时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

image.png

基础与临床在血液学领域密不可分,对此,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黄河教授详细讲述了临床和基础相结合的课题,强调了创新技术带来生命的新希望,为众多临床的青年医生和基础的青年学者指引了合作的方向。



image.png



血研所程涛所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为青年学者指出了“明确方向,合作共赢”的大方向,他表示,现在各行各业都处于新技术革命时期,作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学科,青年学者应当勇于思考,不断探索出符合中国模式的青年学者之路。助推我国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好探索职业发展路径,成长为能够引领学科发展,助推国家科技进步的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李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