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ASH | 多学科合作,共筑医药科普未来
为了推进血液肿瘤科普体系建设,多学科合作精准做好血液肿瘤患者科普工作,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科普专题论坛启动了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血液肿瘤科普平台,成立了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血液系统疾病精准药学协作组,并发布了“中国血液肿瘤患者十个用药关注问题”和“中国血液肿瘤患者十大用药安全误区”,邀请到了八位药学领域权威专家为大家进行详细科普解读。本届科普论坛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副所院长王津雨,党委办公室主任刘晓黎及药剂科主任章萍共同主持。
用药关注问题
1、血液病治疗时使用国产仿制药是否能达到原研药的治疗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封卫毅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原研药的研发过程、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不同点,以及两者药学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的验证,指出药学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等同,就可以认为临床等效。同时提示大家要关注仿制药和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关注不同厂家的原研药、仿制药,具体药品具体分析。
2.血液肿瘤患者能打疫苗吗?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的黄景彬教授为大家讲解了疫苗的概念和分类。纠正误区“血液病≠免疫低下”。把血液病患者能否接种疫苗分成三类情况,让患者清楚地了解到每个阶段是否可以接种疫苗。此外,他还提出免疫力正常的血液病患者可以接种疫苗,血液病患者优选灭活疫苗。
3.化疗期间,可不可以吃些保健品替代药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刘东教授讲解了如何通过“一查、二看、三对号”认识保健品。他指出,不能用保健食品替代化疗进行抗肿瘤治疗,要谨慎鉴别由养生节目、商业机构及个人推荐的保健品,特别是化疗期间,保健品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他强调,要为患者做专业且实用的药学科普。
4.血液病治疗期间出现疼痛,考虑药物的副作用,能不使用止痛药吗?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李静教授讲解了血液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的原因和类型,镇痛药物可能引起血液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以及根据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人群,建立血液患者疼痛治疗规范,同时还要做好人文关怀,让有痛的病人拥有无痛的人生。
5.血液肿瘤药品说明书上的那些不良反应,我都会中招吗?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潘杰教授说:“在临床中,担心ADR的发生而不敢用药是很多患者面临的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很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需过度放大,需要权衡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遵医嘱用药,警惕不良反应发生。”此外,他还提示患者及家属要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专家解读中国血液肿瘤患者用药误区
凝血因子、干扰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等药品没必要冷藏,可以常温放置。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广胜教授为患者解读了常见冷藏药品的种类及冷藏要求。他指出,随着温度升高,药物容易发生变色、变质。因此,在取药时,需要提前了解药品的储存方式,若是取冷藏药品,需要准备冰袋、保温壶等,防止药品冷链断链,妥善保存冷藏药品。
2.血液肿瘤化疗方案中的激素副作用太大,不愿意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葛卫红教授详细地讲解了糖皮质激素的定义、分类、特性,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各种血液肿瘤化疗中激素的具体给药方案。她提示药师要及时关注激素的不良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适时采用对应的药物治疗。
3.注射用人免疫丙种球蛋白升血小板效果快,需要一直用它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沈承武教授介绍了人免疫丙种球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制品,在临床治疗中,能使人体进入较强的免疫状态。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中,丙球治疗所带来的效果是确切的,但是不建议长期、大量、频繁的使用,只有合理的用量、疗程,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
八位药学专家,用最简洁的科普描述,讲最专业的药学知识,让血液肿瘤患者得到了最优质、专业的药学科普。更多相关内容将在本公众号持续报道,敬请关注。
多学科MDT团队共话血友病患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
话题讨论环节,四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们围绕“血友病患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展开深入讨论。血研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杨仁池教授为大家讲解了血友病的基本知识和起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及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策略;血研所护理部解文君教授讲解了血友病患者护理方面的全程健康管理知识及注意事项;血研所功能室负责人李军教授对血友病关节超声评估报告进行了全面专业的解读,对患者及家属需要关注的关节超声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科普;血研所药剂科章萍教授从药师的视角为大家讲述了从凝血因子的可及性、全程冷链管理、药学监护及患者居家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精彩的话题讨论,展示了血研所多学科MDT团队共同协作开展的血友病患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也为血友病诊疗管理拓展了新的思路。
微电影《药师的一天》首次详细展示药师团队的工作内涵
血研所药师团队创作的微电影《药师的一天》在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上首次亮相。作品详细展示了药师的工作内容及目前拓展的新领域。微电影展示了药师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质控管理、药学监护、药学科研和药学科普等方面开展全程药事管理和药学科研助力下的临床药学工作内容,也向大众传达了药师们对工作的坚守与热爱。
两岸药学服务经验交流
及所院科普案例分享
中国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侯如容教授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之药事服务”主题展开经验交流,介绍了高雄医院在药事服务方面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并从药师的专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药品及设备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两岸药师对于药学服务做了充分的交流,共议药事服务未来的发展新策略、新思路。
大会主席天津药学会杨燕副会长做总结发言,她指出,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血液肿瘤科普平台的启动、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血液系统疾病精准药学协作组的成立,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她希望,联盟单位成员可以分工合作、群策群力,为血液肿瘤患者的安全、精准用药做更多的事。
本届科普专题论坛汇集了医、药、护及超声、输血、营养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下科普工作的新方向、新方法和新的切入点。同时,科普专题论坛还对血研所药剂科、护理部、输血科、超声科、营养科等科室报送的优秀科普作品进行展播,为公众提供正确了解血液病知识的专业渠道。从2021年1月首届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开始,科普论坛一直秉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初衷,致力于为公众普及专业科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科普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的领导下,血液学科普工作会取得更加精彩的成果,做出更专业、更有温度的科普作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2023CASH | 谋划教育新篇章——助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面对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人民生命健康新需求,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建设医学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加
2023-01-18 -
new2023 CASH | 血液肿瘤患者的福音!用药问题、安全误区专家一齐来解决~
新年伊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的 2023年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 如期举行。作为我国血液领域的重要
2023-01-18 -
new2023 CASH | 多学科合作,共筑医药科普未来
为了推进血液肿瘤科普体系建设,多学科合作精准做好血液肿瘤患者科普工作,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科普专题论坛启动了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血液肿瘤科普平台,成立了中国血液病专科
2023-01-18 -
new2023 CASH | 专业的平台做专业的科普——共话血液学科普创新,深化科普平台建设
推进科普平台建设是实现科学普及创新的关键。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科技为民服务,加强科普平台建设,打造普惠创新、多学科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促进血液学科普资源
2023-01-18
-
2023 CASH | 多学科合作,共筑医药科普未来
2023-01-18 -
2023 CASH|国际国内共话移植前沿,探索患者治愈之路
2023-01-18 -
盛会引航,共启新程——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胜利召开
2023-01-18 -
2023CASH | 谋划教育新篇章——助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2023-01-18 -
2023 CASH | 专业的平台做专业的科普——共话血液学科普创新,深化科普平台建设
2023-01-18 -
2023 CASH | 蓬勃青年科研人才队伍 助推青年学者职业发展
2023-01-18 -
重磅发布!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揭晓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