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微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专题/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微网站/详情

解读最新研究,为肺癌全程管理划重点 | 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时间:2023-08-10 19:19:10来源:医师报作者:管颜青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种之一,在呼吸科诊疗中占比较大。近年来,尽管以靶向、免疫治疗为代表的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治疗格局,但如何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带来最大化获益仍是临床讨论的焦点。

7月29日,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肺癌版块召开。不少与会人员提前在会议室热情等待,期待这场会议解读近年来最新的肺癌治疗方案和前沿研究,为临床实践的划重点。


会议现场

该版块版主、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介入科主任赵微教授表示,本场会议日程安排可谓精心设计,纳入了AACR、ASCO会议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术期靶向治疗、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ADC药物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生物标志物等研究,并充分探讨了肺癌分子诊断,靶向、免疫精准治疗,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多方向、多层面呈现肺癌全程管理。

赵微教授

作为报告分享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程渊教授表示,肺癌版块紧跟学术前沿,分享者均为目前肺癌学界活跃的青年医生,现场交流氛围热烈,碰撞出了更多灵感火花,有助于促进肺癌领域诊疗发展。

直击现场






重点报告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探索及展望

刘晓芳教授

“尽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比以前多,但依然存在耐药性。如何通过一线免疫治疗或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帮助患者获益,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晓芳教授通过回顾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等治疗手段的研究、分析了多种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获益及安全性。

在她看来,免疫疗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延长生存的曙光,但仍需要进行更多新型药物的探索,为免疫治疗带来新活力。

例如,针对免疫治疗后广泛进展的患者,多项研究初步探索显示以免疫为基础的不同联合策略有望克服免疫耐药,但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在靶向耐药后免疫治疗策略上,治疗方案选择应结合患者的体能状态和疾病进展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目前,ICIs+化疗+抗血管方案的临床证据较为丰富,多项早期研究显示ICIs+含铂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活性,更多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或可确定获益人群。这些都是值得一步探究的重要方向。

MRD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程渊教授

肺癌分子残留病灶(MRD)是指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PET/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被发现,但能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肺癌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的可能。程渊教授表示,MRD有望成为新时代下肺癌治疗的标志物,将会在筛选、维持、辅助、巩固治疗等层面,为更精准的治疗群体带来临床获益,有助于为患者治疗减负,给予患者难能可贵的“ 药物假期” 。

在MRD的应用上,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根治性切除后,MRD阳性提示复发风险高,此类患者可在3~6个月进行一次MRD监测,建议基于MRD开展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临床试验,并探索MRD在驱动基因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的应用。

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化放疗后完全缓解患者,建议检测MRD,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策略;建议研究者开展基于MRD放化疗后巩固治疗的临床试验。

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建议检测MRD,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策略;建议研究者在完全缓解患者中开展基于MRD的治疗策略研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晚期缓解持续时间。






责任编辑:海燕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