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林教授:中西合璧,为癌症患者点亮生命的“灯塔”丨科室巡礼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恶性肿瘤病死率与疾病负担高居首位[1],这不仅构成了巨大的公共健康挑战,也迫切需要优化肿瘤治疗和管理策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随着中医学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逐渐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明确的作用机制,有效协同西医治疗手段增效减毒,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此次《医师报》特别邀请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占林教授为我们讲述中西医防治肿瘤的应用与前景。
兼收并蓄,打造有特色的肿瘤科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通过中医药手段结合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可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科室曾收过一位有淋巴瘤病史,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老年?)患者,并且有紫杉醇过敏史,无法使用紫衫粗进行化疗。患者初入院时,身体状况较差,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经团队多番讨论,最终决定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并配合中医药手段为患者进行调理,增强身体素质,减轻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该患者出现了顽固性呃逆的不良反应,氯丙嗪、巴氯芬、甲氧氯普胺、饮水法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短暂缓解后症状反复,影响患者进食、睡眠,增加了患者身体及心理负担。经中医辨证论治,患者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脘腹满闷,多喜冷饮,口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考虑热积胃肠、气机不畅、胃火上冲动膈。中医治疗予手指点穴(攒竹穴、膻中、合谷、内关、足三里),耳穴压豆(胃穴、交感穴、神门穴),虎符铜砭刮痧,后患者呃逆完全终止。
该案例展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降低了化疗副反应,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句话叫“不要等到山穷水尽之时才想起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一种兼收并蓄的医疗模式,通过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准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具体优势表现在:
全程管理 针对癌前病变,应用中药防止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正所谓“上工治未病”,已有研究证实中药对增生明显的细胞有修复作用,对癌基因有逆转作用。针对不适于手术、放疗、化疗(疾病晚期或高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的人群,可以选择中医治疗联合西医对症处理,借助内服或外用中药等措施,减轻症状,稳定瘤体,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增效减毒 化疗、放疗等西医常规治疗手段虽然效果显著,但副作用大,中医药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这些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而且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可以协同增效;辅助西医治疗解毒、增效,如手术后调补机体损伤、促进康复,利于患者接受其它治疗;减轻恶心呕吐、腹胀便秘、骨髓抑制、乏力、神经毒性等化疗副反应;改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肠炎、口腔溃疡等放疗副反应;减轻皮疹、皮肤干燥、皮肤瘙痒、手足皮肤反应等靶向药物副反应;改善肠炎、肺炎、肝炎、皮炎、心肌炎等免疫治疗副反应。
延长生存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制宜、重视生活质量改善,而西医则侧重于针对肿瘤本身进行精确打击,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对病情的全面管理,有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帮助某些肿瘤患者延长生存期,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医生就是指挥官,怎么排兵布阵,把手中的武器用好,能决定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科室充分汲取中医、西医治疗肿瘤经验,兼收并蓄,创新发展,在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中,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独特思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全方位支持,让患者“泰然”面对疾病
肿瘤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不仅要应对身体上的痛苦,还需面对心理、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多重压力。我科室在治疗肿瘤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也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会通过详细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全面了解疾病的本质、治疗选项、预期的副作用以及可能的经济负担。对于患者的不适症状,医生应采取积极的症状管理策略。例如,使用药物控制疼痛、恶心和其他副作用;利用中医药调整体质,缓解副作用,增强体力;通过营养支持改善患者整体状态。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整合不同领域专家的知识和资源,为患者制定综合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在医疗、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得到适当的关照。
此外,医护人员还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识别引发恐惧、焦虑或抑郁的具体因素,采用耐心和支持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其心理韧性。引入放松技巧训练,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倾听舒缓音乐、练习八段锦等活动。医护人员也可以利用真实的康复案例教育患者,展示治疗成功的可能性,邀请康复患者分享他们的经历,建立病友间的支持,使患者在相互鼓励中找到力量和希望,这也是我们举办患友交流会的重要目的。
为帮助更多的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防治知识,树立抗病信心,增强公众对肿瘤防治的意识,推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中医科在2018年建立患友微信“爱心互助群”,“爱心互助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中西医结合肿瘤相关科普知识,随时解决患友难题。
此外,肿瘤患者也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关爱和日常照护,这对患者的情绪和康复具有深远影响。
五十载,累累硕果
在过去五十年中,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着重针对肺癌、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以及头颈部肿瘤开展相关诊疗,针对肿瘤的部位、细胞类型、分期、基因检测、患者的体质情况及经济情况,依据临床指南规范,制定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个体化方案,除中药汤剂外,科室目前开展刮痧、雷火灸、艾灸治疗仪、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热奄包、中药灌肠、穴位注射等中医外治法,以“内病外治理念”为指导,秉承中医“简、便、廉、验”的治疗特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为持续加强与各临床科室间的沟通协作,科室积极参与院内MDT讨论。以省内外各类线上学术交流会议为平台,不断加深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及省内各市直属医院相关专家的深入交流和学习。
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医科整体诊疗水平持续提升,受到多方赞誉。2018年中医肿瘤科成功获批非中医类别医疗机构省级重点专科;同年7月国医大师李士懋工作室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站正式揭牌成立;12月联合护理部、老年科、康复科申报的河北省首批安宁疗护培训基地通过并与张家口健垣科技有限公司和诺道中科(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企合作科研项目”合作单位。2019年,科室被医院纳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科室。2023年11月获批河北省中医(肿瘤科)优势专科;2023年12月获批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我获批了“河北省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杜俊宝教授荣获“张家口市十大名中医”荣誉称号,我和杜俊宝教授被评为“第二届张家口市名中医”,何晓华医师获评“河北省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逐步建立多元发展的中医人才发展机制,强化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
中医科近年来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二十余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积极参与并完成多项GCP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积极申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2项,以课题为引领,努力推动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全科有硕导6名,承担河北北方学院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及部分教学工作。2021年中医科青年教师在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中英文教学查房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科室坚持“以赛促学,学以致用”,2021年以来,科内青年医师,先后参与多项全国性及省市级比赛,屡获佳绩:"癌痛全程管理临床优秀病例征集项目"全国总决赛医疗组“亚军”以及“最佳人气奖”;“癌痛全过程管理临床优秀病例”河北赛区一等奖,全国赛区三等奖;“希望之星病例大赛”冀北赛区二等奖,河北省总决赛一等奖;河北省胃癌专委会病例解析大赛半决赛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肺癌“医带医路”演讲比赛张家口赛区一等奖,河北赛区三等奖;CSCO-CIT规范管理学院全国巡讲临床实践病例挑战赛河北赛区一等奖;“凯贝瑞精英演讲比赛”津冀蒙赛区第二名,全国总决赛第三名;“拍案惊奇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优Young好医生”病例大赛内蒙站一等奖。
这五十年的积淀不仅彰显了科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领域的专业水平和特色,也展示了持续的学术追求和社会服务的成果。
李占林教授总结
风雨兼程五十载,守正创新谋发展。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通过一代代医护的不懈努力,成就了科室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进历程。以西医强基础,以中医筑根基。在持续提升肿瘤专业防治水平的道路上,中医科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努力为医院发展增添创新驱动的“催化剂”。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口号,医生要全面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知己知彼,才能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不争中西,从患者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宜中则中,宜西则西,西医增优势,中医增特色,中西医结合创新出成果。
李占林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中医肿瘤科主任
第十三届张家口市政协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张家口市名中医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中西整合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家口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委会主委
张家口市抗癌协会理事
张家口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运用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在全国、全省等多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市科技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承担省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其中“加味金水六君煎组方联合化疗治疗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获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唐心浩,储博文,李辰天一,等. 基于泛癌Bulk RNA-Seq探索不同五运六气气化体质人群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J/OL]. 中国中药杂志, 1-19[2024-04-27].
https://doi.org/10.19540/j.cnki.cjcmm.20240311.501.https://doi.org/10.19540/j.cnki.cjcmm.20240311.501.
[2] 赵林林,孔凡铭,杨仕蕊,等. 98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分析 [J]. 中草药, 2024, 55 (08): 2651-2666.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什么是医生的“生活之道”?清华的风格是什么?这场读书会“有料”
2025-04-29 -
04-262025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让基层医疗强起来
-
new以患者为中心,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聚焦全国“两会”期间医疗健康领域关键议题,邀请多位医疗管理、临床与药学专家,围绕重大疾病防治、老年健康服务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基层医院发展、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同为医疗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2025-04-22 -
04-212025
医疗AI的“善”与“恶”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