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义乌市中心医院专家“ 以柔克刚,隔山打牛 ”,冲击波球囊 VS 冠脉钙化显神功

时间:2024-07-25 11:09:36来源:医师报作者:杨昊婕 阅读: 147041

近日,义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首次应用冲击波球囊技术为

2例重度冠脉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治疗

其中一例是高龄钙化病人

这标志着义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治疗技术

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高龄钙化复杂病变的处理上

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更多复杂高难度冠脉病患者

带来新的选择与希望


打开高龄奶奶血管内的“ 紧箍咒 ”

       79岁的刘奶奶(化名)5年前进行了右冠支架植入术,术后规律接受冠心病药物规范治疗。一周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不适,家人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高度怀疑冠心病。

       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想!造影提示刘奶奶右冠近中段原支架内内膜增生伴狭窄85%,左室、左主干尾部、前降支等多处病变,血管内超声提示支架贴壁不良,严重钙化病变。这种情况下随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应尽快行介入治疗打通血管恢复血流。

       冠状动脉钙化指的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出现了局部的钙盐沉积,它们就像“ 石头 ” 一样坚硬,会严重影响介入治疗器械的通过,部分病变即便植入了支架,也无法充分撑开,这时就需预处理“提前开路 ”,解决钙化病变,常用方法包括高压力球囊扩张、切割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旋磨术等。(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钻头磨碎动脉狭窄处斑块,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的治疗方法。)

1721876034543.jpg

▲ 术前血流不畅

       “ 多处血管严重钙化、狭窄,病变部位又脆又硬,而且伴有成角、扭曲,再加上患者年龄较大,手术难度不小!”心血管内科主任季宁宁表示,血管迂曲、钙化病变较硬,再考虑刘奶奶高龄且基础病较多,常规治疗冠脉钙化的技术产生并发症概率更大。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血管有钙化 ”

好像一条软水管里挤满了“ 石头”

水过不去,强行开通还可能会弄破水管

      “ 要不来个‘隔山打牛’!”季宁宁带领团队综合分析病情,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刘奶奶实施冲击波球囊扩张成形术( 类似冠脉内碎石 )。

啥是冲击波 ?

像龟派气功一样吗 ?

       冲击波球囊技术是通过反复释放冲击波,以局部高效的震荡形式,对血管内的钙化结构进行“ 敲打 ”,在不损伤正常血管组织的情况下将钙化结构碎裂,从而打开血管的“ 紧箍咒 ”,使血管扩张开,为后续的支架植入和充分扩张提供条件。

       心血管内科医师龚剑萍介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存在,尤其是严重内膜钙化病变和钙化结节,明显增加了PCI的难度和风险:

       (1)钙化病变往往伴随血管成角、扭曲病变,以及对血管扩张的反应较差,所以增加了介入相关器械通过的难度,增加了PCI相关并发症( 如介入器械不能到位、支架脱落、导丝断裂、支架纵向压缩等 )的风险。

       (2)钙化病变属于高阻力病变,球囊难以充分扩张,甚至会发生球囊破裂等情况。通常需要较高的压力扩张钙化病变,发生血管夹层、穿孔、破裂、无复流等概率明显增加。

       (3)在未充分扩张的钙化病变段内置入支架,容易出现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支架不规则变形,从而导致各期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风险增加。

       在现在绿色无植入的理念倡导下,国内外专家均认为:冲击波球囊技术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和有力“ 武器 ”,并有望成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 终结者 ”,它是目前唯一对浅、中、深层钙化都有治疗作用的技术,同时在血管钙化病变的治疗中,具备安全性高、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有效性好,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管腔参与狭窄率低等优势。

1721876077035.jpg

       术中,手术团队进行适当压力预扩张后,运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球囊两次发放脉冲,成功使钙化部位松解,打开狭窄最重处后继续应用切割球囊扩张,之前的支架贴壁良好、膨胀完全,复查造影血流通畅,刘奶奶胸闷、胸痛缓解。

1721876101437.jpg

▲ 术后血流通畅

       “ 没有再植入新的支架,手术很成功,恢复得也很好,回去好好休养,祝您长命百岁!”术后第四天,刘奶奶在医护人员的再三嘱托中出院了。

30年前的支架失灵了 ?

       60岁的齐大爷(化名)也是这项新技术的受益者。“和30年前的症状很像。” 齐大爷(化名)今年60岁了,三十多年前因活动后胸闷不适,前往外院就医,诊断为“ 冠心病伴钙化 ”,当时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规律服药没有再出现明显胸闷情况。不久前,齐大爷外出活动后发现熟悉的胸闷和窒息感传来......

1721876156071.jpg

▲ 术前冠脉前降支严重钙化狭窄

       造影提示前降支支架内完全闭塞,血管内超声提示支架内内膜增生明显,支架以近可见III级严重钙化。简而言之,这个支架失灵了,血管又堵住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尽早打通血管恢复血流,随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医生建议再次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

时隔三十年再次堵上的血管

这次“ 硬骨头”碰上了新技术

      “ 齐大爷的血管已经发生极度扭曲钙化病变,不适合进行旋磨术,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预处理狭窄病变PTCA球囊也不能充分扩张,和家属沟通后,决定使用新技术——冲击波球囊。”

       术中,手术团队运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球囊三次发放脉冲,冲击波对血管内的钙化斑块进行敲打,最终使它碎裂,钙化打开,再应用药物球囊扩张,复查造影提示残余狭窄明显改善,血流通畅,血管内超声提示支架膨胀和贴壁良好,手术顺利完成,齐大爷被送回了病房。

1721876189400.jpg

▲ 狭窄解除、血流通畅

1721876214850.jpg

       季宁宁解释,随着人们年龄增长,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长期吸烟等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发病率增长,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难度和相关并发症风险都随之大大增加,冲击波球囊技术充分体现了“ 钙化终结者 ”步入“ 寻常百姓家 ”,为高龄、复杂、钙化病变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责任编辑:王凤贺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