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合一 将科普信息转化为健康行动丨世界心脏日
医师报讯 9月29日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USE HEART,FOR ACTION”,即“心行合一”,意在通过意识和行动进一步助力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控。值此之际,《医师报》联合微博健康特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泛血管中心主任张毅教授和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张洁函教授做客直播间,共探“如何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此次直播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医TV、微博健康等平台同步播出,全网在线观看人次超56万。
信息不等于教育
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心血管病防控的突破口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何中国心血管发病人数仍在快速增加?在张洁函教授看来,可以归结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多;二是体力活动的减少。人们的工作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机械化和自动化,这导致体力劳动在日常工作中的占比显著减少。而这些改变往往容易导致人体内血脂和血糖的堆积,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要改变这一现状离不开健康教育和科普工作的持续推进,但有时科普效果并不如人意,对此,张毅教授分享了他的思考。追求快乐似乎是人的天性,但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并不总是对身体有益。相反,维持健康所需的生活方式往往需要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这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种悖论确实存在,它表明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为什么有时候单纯的科普宣传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张毅教授在法国求学时,他的一位导师曾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话:“The information is not education”(信息不等于教育),意思是指仅仅将健康信息告诉人们是不够的,如果他们不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这些信息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欧洲心脏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全球14个国家4500多例2年内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发现这些冠心病患者出院之后,只有9%的患者进行了心脏康复治疗,39%的患者血压在130/80 mmHg的理想血压范围,17%的患者LDL达到指南推荐的1.4 mmol/L以下,33%的患者血糖达标,59%的患者体重正常,33%的患者规律运动,而且还有13%的患者仍在吸烟。如果按照二级预防全面达标的标准,全球平均仅有1%的超选之子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将疾病预防信息转为实际行动之难。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心血管病防控?张毅教授认为,数字医疗和数字健康将是一个突破口。他表示,“通过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够在不干扰人们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健康提醒和监测。”张毅教授本人也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工作,他期待能有更多令人惊喜的进展。
时间就是心肌
心血管病诊治变得更加精准和适宜
近年来,心血管领域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张洁函教授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心血管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介入治疗技术、起搏器置入技术、射频消融技术等都经历了飞跃性的发展。此外,影像学检查技术如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等功能性检查手段,也极大地提高了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精准度和治疗的适宜性。
过去,患者一提到安装支架,就会产生心理负担,担心自己还能不能正常活动,支架会不会脱落,或者自己会不会因此而变得行动不便。张洁函教授近期复诊的一例冠心病患者就因为这种心理负担,迟迟没有进行治疗,直到最近病情加重,他才不得不寻求帮助。最终,他尝试了无置入球囊疏通治疗,发现效果很好,感到非常满意。
“这种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获益。”张洁函教授说。
其二,中国胸痛中心的建设是另一个显著变化。这些中心可以提供24小时的绿色通道,对心梗患者进行快速救治。这种急救模式确保了患者能够得到迅速的治疗,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张毅教授则注意到中国医生在全球心血管学术界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专业风采,这已成为一个日益显著的趋势。
今年8月,张毅教授参加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这是一个全球超过五万名心血管专家参与的盛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的研究投稿数量位居第一,甚至超过了美国,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此外,中国的医学研究成果也频繁出现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中国的数据和研究开始受到全球的关注。在制定全球医学规范和修订临床指南时,中国的数据正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同行所借鉴和参考。
中国的医学理念也在走向世界。例如,葛均波院士独创的泛血管理论,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医生和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中国医生正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为全球医疗领域做出贡献。”张毅教授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安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
2025-04-29 -
04-282025
扩大筛查覆盖人群,提升大众对呼吸慢病认知丨2025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京启动
-
04-192025
权威专家为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献策,《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正式发布
-
04-182025
智能医疗再添新翼!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成立暨第五台手术机器人启用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第四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4-09-05 -
第三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3-08-30 -
“爱要趁早”肠治久安 | 早筛早诊早治 科学防治结直肠癌
2023-04-19 -
天使疾病管理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2023-07-11 -
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国优生优育大会暨首届“生育未来•长江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
2023-11-27 -
直播预告|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