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详情

克服高原反应,与时间赛跑 | 生命在海拔4400米处重新启程

时间:2025-08-04 19:14:29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2976

断肢处的血珠凝成红玛瑙

我们用止血带系住命运的绳结

指尖在伤口上跳起止血的舞

生命在海拔四千四百米处

重新启程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19_054.png

高原医学志愿者团从2013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先后组织了上百次针对高原地区的义诊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23_969.png

2025年8月3日,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海拔4400米的高原上演。高原医学志愿者团可可西里服务队第十五批次医疗队在执行义诊任务途中,于国道109线3057公里处(距沱沱河保护站39公里)紧急抢救一名因挖掘机侧翻导致重伤的51岁男性司机,展现了高原医学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28_195.png

当日下午,医疗队在从索南达杰保护站前往沱沱河保护站的义诊途中,发现一辆侧翻的挖掘机及受伤被困的司机。现场情况危急,该司机右侧下肢膝关节以下7-10公分处完全截断,左上肢前臂可见5×2公分开放性伤口,鲜血浸透衣物。医疗队队长钟卫兰立即组织队员展开急救。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31_705.png

在海拔44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50%的极端环境下,医疗队员迅速评估伤情:患者意识清醒,但生命体征不容乐观——血压120/94mmHg、血糖17.7mmol/L、血氧饱和度(SPO2)仅85%、脉搏86次/分。队员立即采对伤者下肢断端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左上肢伤口清创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持续监测血氧、血压,给予吸氧;同时给予止痛药物缓解伤者痛苦,并及时采取预防感染措施,为伤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由于现场条件有限,医疗队在完成初步急救后,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保暖,并联系距离最近的120急救车。等待期间,队员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直至急救车抵达,患者被转运至当地医院进一步救治,目前受伤司机已脱离生命危险。双方完成伤者信息、伤情及现场处置情况的详细交接后,医疗队才继续踏上义诊征程。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34_660.png

医疗队队长钟卫兰在事后表示:“在可可西里,每一次救援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更要与时间赛跑。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所有疲惫都化作了欣慰。”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37_542.png

高原医学志愿者团可可西里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连续15年深入无人区开展医疗援助。第十五批次医疗队于2025年8月进驻,重点为保护区工作人员及周边牧民提供巡回诊疗服务。此次救援再次彰显了志愿者团队在极端环境下的应急能力与奉献精神。


微信图片_2025-08-04_191540_714.png

我们的宗旨: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文化,为中国高原地区提供专业的医学志愿服务,促进高原医学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推动高原地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提高全社会对高原医疗环境和高原疾病知识的关注和认识。

有针对性地以远程线上咨询、线下义诊、健康科普、医疗扶贫、紧急救助、心理疏导等专业医疗服务方式,为高原地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学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