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稳压护脑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策略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人口占8.87%,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50%以上,与老年人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1。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2。近些年,中医药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3。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机制,能够更好地控制干预老年患者的血压。
一、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根据《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对于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年龄≥65岁,持续或者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4。
临床特点
1 ► 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因主动脉弹性减弱,舒张期主动脉回缩力减小以及主动脉瓣膜反流而表现为舒张压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率高4。
2 ► 脉压增加明显: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也会出现舒张压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进而表现为脉压增大,需要注意的是脉压大与患者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4。
3 ► 血压测量波动大,体位性低血压多见:老年人的血压更易受体位改变、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引起异常血压波动。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在6%~35%,此外餐后低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也比较高4-5。
4 ► 常出现并发症或合并多种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合并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等4-5。
二、岐黄妙法:中药辨证论治老年高血压及药物选择
老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老年高血压多由风、虚、痰、瘀等病理因素引起肝风内动、痰瘀互阻、气血不畅、脑窍不得濡养,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而见头痛、头晕、目眩临床诸症,本质为本虚标实之病。中医辨证分型可大致分为以痰湿中阻、瘀阻脑窍、肝阳上亢为代表的实证,以气血亏损、肾精不足、阴虚阳亢为代表的虚证2。
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治疗药物选择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加用养血药物,可避免虚火耗伤阴血,还能养血活血,疏散内风,促进气血的运行,治疗以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为基本原则6。养血清脑制剂是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味而成中药,可用于治疗合并有头痛头晕、脑供血不足等症的高血压患者。
养血清脑制剂组方中熟地与当归共为君药,滋阴养血。钩藤、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共为臣药,清热平肝熄风。白芍、川芎、鸡血藤、延胡索共为佐药,行气活血止痛。细辛为使药,散风通窍止痛。诸药相合,共奏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7。善治高血压肝肾阴虚之本,又治肝阳上亢指标。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养血清脑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1.养血清脑制剂有效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虚肝亢证)患者血压:研究纳入4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且中医辨证属血虚肝亢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口服降压药,治疗组在常规口服降压药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疗程为4周。研究结果表明,养血清脑制剂显著降低患者诊室收缩压、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并优于对照组(P<0.05)8。
2.养血清脑制剂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纳入96例60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养血清脑制剂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的收缩压、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及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及即刻回忆力,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9。
3.养血清脑制剂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研究纳入96例老年高血压失眠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动态血压、血压晨峰、平均有效变异、血压变异性的24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对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4周后观察组眩晕、头疼、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总结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与辨证施治。养血清脑制剂作为创新中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压变异性,并缓解血管性认知障碍,提升睡眠质量。通过养血平肝、活血通络、安神清脑,养血清脑制剂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彰显了中医药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梅俊,张颖,徐凤芹.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6):2324-2328.
2.张囡,洪军.中西医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4,42(03):123-127.
3.范浩浩,董宏利.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3,37(02):119-123.
4.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03):257-268.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4.03.001
5.朱平.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诊疗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23(08):785-787.
6.丛丛,杨洁.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失眠病人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03):271-274.
7.养血清脑颗粒药品说明书
8.葛昭,任思霖,王贤良.养血清脑颗粒干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虚肝亢证患者的临床疗效[J].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02):10-13+18.
9.李素娟,王智峰.养血清脑颗粒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0):799-801.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吕帆教授:多方协同 综合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全流程管理丨Vision China 2025
2025-07-04 -
new直击临床痛点 络病理论开辟心血管治疗新路径
中西医专家学者围绕络病理论研究进展、通络药物在心血管事件链及代谢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与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07-03 -
new循证筑基 中西合璧 络病理论点亮慢病管理新方向
结合最新共识与循证证据指出,中西医协同干预通过“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独特优势,正逐步填补单一治疗模式的空白,为破解临床未满足需求提供了创新思路。
2025-06-30 -
new中西医融合标准研究开新局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6-25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