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万床户”的口水战
9月16日,投资48.5亿元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投入使用,拟增加病床位3000张,届时这所医院的总床位将达到1万张,总床位数全国第一。因为“大”而饱受争议的郑大一附院再次成为口水战的主角。
人口大省
需要大医院
面对郑州大学一附院备受争议航母式的发展模式,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了郑州大学一附院一名医生,他是这样说的:
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的特殊性,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巨大,加上医学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所培养的医生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基层医生的学历层次也较低。
近几年,为了方便地方群众就医,河南省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减少病人异地求医的麻烦。但是在远程会诊的过程中,由于地方尤其是乡镇级的医院医疗设备落后,患者不得不到大医院检查就诊。如果能在地级市内3个相邻的县联合成专科疾病的医疗中心,也就是说,让胃病患者都去甲县看病,肝病患者去乙县就诊,把患者留在当地,免去患者异地治病的花费,也减轻了大医院的负担。这就需要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化水平。
大医院非社会福音
尽管医院越建越大,且床位越来越多,但“看病难”的尴尬却从来没有缓解过。
如此大医院的快速扩张与虹吸效应的强化,却与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背道而驰。不仅抬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也挤压了基层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院生存空间。而事实上,长期以来靠着规模优势不断壮大的郑大一附院,其自身的发展也遭致了颇多质疑。
无论是于整个医疗生态的发展,还是于医院自身的发展而言,大医院的过度扩张,追求规模效应,都非好事。
一边是大医院的肆意扩张,一边却很可能是基层医疗生态的相对恶化——大医院越建人越多,本身就是对此的注脚。遏制大医院的过度扩张,虽不必然带来对基层医疗状况的改善,但任由大医院肆意扩张,却必然无益于社会整体医疗生态的优化。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非一日之功。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一些具体的现象来评判它进展的快慢或是方向的正确与否。比如,当一些城市大医院依然有着随意扩张的自由,并借此拥有更强大的“吸金”能力,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一个正向的指标与社会福音。而遏制大医院的过多扩张,确实需要一些更“硬”的约束了。
(来源/光明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以科学为盾 共铸中西医糖尿病防控新防线
2025-07-16 -
new通络药物破解冠心病难题 中西医协同治疗获重大进展
2025-07-16 -
new通络药物谱写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中西医协奏曲
2025-07-16 -
new通络药物临床突破:中西医结合构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体系
基层专家围绕中医络病理论与通络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实践路径开展深入探讨。
2025-07-14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