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郑大一附院:“万床户”的口水战

时间:2017-08-10 09:51:11来源:未知作者:陈朝阳 阅读: 79996

9月16日,投资48.5亿元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投入使用,拟增加病床位3000张,届时这所医院的总床位将达到1万张,总床位数全国第一。因为“大”而饱受争议的郑大一附院再次成为口水战的主角。

人口大省

需要大医院

面对郑州大学一附院备受争议航母式的发展模式,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了郑州大学一附院一名医生,他是这样说的:

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的特殊性,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巨大,加上医学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所培养的医生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基层医生的学历层次也较低。

近几年,为了方便地方群众就医,河南省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减少病人异地求医的麻烦。但是在远程会诊的过程中,由于地方尤其是乡镇级的医院医疗设备落后,患者不得不到大医院检查就诊。如果能在地级市内3个相邻的县联合成专科疾病的医疗中心,也就是说,让胃病患者都去甲县看病,肝病患者去乙县就诊,把患者留在当地,免去患者异地治病的花费,也减轻了大医院的负担。这就需要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化水平。

大医院非社会福音

尽管医院越建越大,且床位越来越多,但“看病难”的尴尬却从来没有缓解过。

如此大医院的快速扩张与虹吸效应的强化,却与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背道而驰。不仅抬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也挤压了基层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院生存空间。而事实上,长期以来靠着规模优势不断壮大的郑大一附院,其自身的发展也遭致了颇多质疑。

无论是于整个医疗生态的发展,还是于医院自身的发展而言,大医院的过度扩张,追求规模效应,都非好事。

一边是大医院的肆意扩张,一边却很可能是基层医疗生态的相对恶化——大医院越建人越多,本身就是对此的注脚。遏制大医院的过度扩张,虽不必然带来对基层医疗状况的改善,但任由大医院肆意扩张,却必然无益于社会整体医疗生态的优化。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非一日之功。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一些具体的现象来评判它进展的快慢或是方向的正确与否。比如,当一些城市大医院依然有着随意扩张的自由,并借此拥有更强大的“吸金”能力,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一个正向的指标与社会福音。而遏制大医院的过多扩张,确实需要一些更“硬”的约束了。

(来源/光明网)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