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医诊室里读懂“医学直觉”:一位进修医生眼中的生死课——跟随呼吸科名家应可净教授出诊记
编者按:
当年轻医生遇见资深专家,诊室里每一个看似寻常的细节,都化作生动的医学教科书——三十年临床经验凝练成一瞬的精准判断,我们得以窥见医学治疗背后,是无数次的严谨推敲与对生命的永恒敬畏。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之际,让我们透过这篇饱含温度的临床一线手记,见证扣人心弦的医学传承。
周一清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候诊区的座椅早已坐满。作为一名来自新疆阿克苏的进修医生,这是我第一次跟随应可净教授出门诊。两个半小时的高强度接诊后,一位50来岁的男性患者推门而入。他穿着整洁的衬衫,步履稳健地走到诊椅前坐下——这位看似寻常的患者,就此为我上了一堂终身难忘的临床课。
藏在寻常主诉中的危机信号
“ 最近爬三楼有点喘,打乒乓球也不如以前了。”患者语气平静,就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在我此前的基层经验里,这类症状通常会先考虑慢性支气管炎或心脏功能减退。然而,应教授微微前倾的身体姿态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正在用三十年临床经验织就的“ 雷达网 ”扫描每个细节。
“ 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气急是突然加重的吗?”“ 夜间能平卧吗?”“ 最近下肢有过手术或制动的情况吗?”“ 小腿有没有胀痛?”……一连串看似常规的问题,如同精准的探针。只见她俯身,手指在患者双侧小腿划过,白大褂下摆轻轻垂落在诊室地板上。
“ 左腿比右腿略肿,记录在查体里。” 她头也不抬地说。就在那一瞬,我瞥见应教授镜片后的目光微微一凝。后来我才明白,这个微小的动作正是专家脑中“ 血栓形成三联征 ”警报拉响的标记。在应教授的指导下,我们迅速为患者安排了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数字背后的敏锐决断力
当D-二聚体检测结果赫然显示17.91mg/L( 正常值<0.55 )时,应教授一边快速签署住院证,一边对我强调:“记住,突发的气急就像突然拉响的火警警报!宁可多查,不可漏查。对骤然出现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永远要把肺栓塞放在鉴别诊断的第一位。” 她的声音依旧温和,但签写单据的手明显加快了速度。中午12:35,其他诊室已渐渐安静下来。应教授却仍在不断地接打电话:“ 这个病人要特别关注,CTPA( 编者注:CT肺动脉造影 )结果出来后立即通知我。” 下午15点,放射科的紧急来电打破了病房的宁静。超声提示患者左下肢腘静脉、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形成,CT更显示双肺动脉主干、两肺各叶段动脉及分支多发栓塞——这等同于生命的“高速公路”被突然封堵,一场可能瞬间夺命的危机正在发生。
作为医生我们都知道,肺血栓栓塞症(PTE)的“ 威力 ”,它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的重要临床表现形式,以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和气体交换异常为主要病理特征,严重者可引发右心功能衰竭甚至心跳呼吸骤停。
那些教科书不会教的细节
伴随着ICU监护仪发出的规律“滴滴”声,应教授站在床尾,目光在监护数据和患者之间沉稳移动。“ 别太担心,” 她对红着眼眶的患者家属说,“ 我们就像抢险队,已经精准找到了堵点,现在正在全力疏通。” 这句平实的话语,却让家属紧握的双手渐渐松弛下来。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在次日科室晨会上,患者的CT影像被投在屏幕上。应教授特意点出最初的门诊记录:“大家注意这里,患者明确提到上三楼困难、打乒乓球时气急,且症状在一周内出现——运动耐量的突然下降往往是重要线索……” 这种依托真实病例的教学剖析,瞬间让“ 临床思维 ”这个抽象概念变得鲜活可感。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门诊桌前,既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传承医术的神圣讲台。真正的医者大家风范,正是让年轻医生能够在看似寻常的问诊中,学会洞悉那些攸关生死的细微波澜,让仁心仁术代代相承。
医者的“ 第六感 ”从何而来
跟诊结束后细细整理笔记,我发现应教授那天其实是在看似如家常谈话的问诊中,完成了“肺栓塞诊断Wells评分”所有关键要素的采集:心率、症状特点、危险因素……所谓“ 医学直觉 ”,不过是千锤百炼后沉淀的专业素养。真正的临床大师,早已将诊断标准内化为呼吸般自然的反应。
记得那天门诊结束时,应教授在门口对我说:“ 好医生不仅要会治病,更要懂得‘敬畏’——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听见疾病细微的脚步声。” 离开诊室时,我注意到她的听诊器磨得发亮,皮管的折痕处已经微微泛白。
我的进修笔记自此多了这样一行字:所谓直觉,是经验淬炼出的警觉,而真正的大医精诚,是将每个患者都当作第一例般谨慎对待。诊室里其实没有神秘主义的第六感,有的只是压缩成条件反射的临床经验,与一颗对生命永不松懈的敬畏之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常州一院急诊医学专科联盟成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迈入智慧化新时代
2025-08-19 -
new在名医诊室里读懂“医学直觉”:一位进修医生眼中的生死课——跟随呼吸科名家应可净教授出诊记
2025-08-19 -
new用专科护理深入认知迷雾,守护记忆里的微光
2025-08-19 -
new筑牢卒中防线,安徽省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成立
2025-08-19
-
我的病人朋友——专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米彦军
2023-03-06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召开“内镜治疗及内镜技能指导”入基层科普宣传,手把手志愿帮扶线上会议
2022-09-13 -
无陪病房,让病友感受“家”的温暖
2022-09-13 -
好好记录平凡却闪着光的日子
2022-09-13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赣医大一附院“ 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 ”项目获评2024年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2025-01-03 -
南华附二医院2024年 “ 5·12 ” 国际护士节暨第十三届护理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启动
2024-03-13 -
在心脏骤停6次中完成急救和心梗支架植入 28分钟里创造生命奇迹
2024-03-15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为国家卫健委“中英卫生人才发展平台”首批成员单位
2023-09-19 -
既挂牌又出征!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辽阳辽化医院成为辽阳市宏伟区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
2024-07-19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甘肃唯一合作单位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