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肝衰竭患者救治有了“ 新希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应用生物人工肝新技术救治肝衰竭患者

时间:2025-09-18 10:21:35来源:医师报作者:宁亚飞 姚黎超 阅读: 47

      66岁的李先生(化名)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起病凶险、治疗难度高,穷尽各种治疗措施后,治疗效果依旧不佳。9月12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江应安教授专家团队应用新技术HepAssis2®生物人工肝开展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李先生黄疸显著下降,精神状态和食欲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也均有明显好转。

      8月中旬,家住黄冈的李先生出现尿黄,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以护肝、退黄等对症治疗后,胆红素仍持续升高,并出现肾功能受损,病情恶化至肝功能衰竭。

       8月26日,李先生紧急从黄冈转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该院感染科主任江应安教授接诊后,查体可见患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腹膨隆、腹水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综合诊断其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并有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腹腔积液、胆汁淤积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

       据悉,肝衰竭是由病毒感染、酒精、药物、肝毒性物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的复杂临床症状,起病凶险、治疗难度高、预后较差。

de8cb070-7c7c-4170-b88e-d4149632261b.png

       江应安教授介绍,相对于非生物型人工肝疗法,生物人工肝的突出优势是基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模拟正常肝脏功能,改善人体内环境,分泌大量促肝细胞再生因子,促进肝脏再生,提高肝衰竭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为肝衰竭患者提供可靠的支持治疗。

       经综合治疗后,李先生肝功能、肾功能较前好转,但恢复较慢,胆红素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病情依旧十分凶险。专家团队决定应用新技术HepAssis2®生物人工肝开展治疗。该技术是通过将体外培养增殖的肝细胞置于生物反应器内,并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患者的血浆引入生物反应器,使得血浆与肝细胞通过半透膜进行物质交换与生物作用,模拟肝脏功能,促进肝脏再生,从而救治肝衰竭患者。

e53bcae2-ab6f-4356-beba-f75dcb5b1484.png

        9月12日,感染科李汛副主任医师、姚黎超博士、吴纯燕护士为李先生建立体外血液循环,分离出血浆经氧合后进入活性HepAssis2®肝细胞反应器,以净化血液,吸附降解胆红素等毒性物质,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体外肝脏支持治疗技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8小时治疗后黄疸显著下降。治疗后李先生精神状态和食欲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