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遂宁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正式迈入“ 国家队 ”行列

时间:2025-09-23 15:28:24来源:医师报作者:周姿彤 阅读: 104

        医生正在抢救患者。

       “一名成年男性,急性心梗引发心跳骤停,抢救20分钟未恢复自主心跳,立即启动ECPR(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小组!”近日,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抢救室内,一场与死神的赛跑紧急上演。在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患者顺利完成ECPR治疗,心跳与自主呼吸成功恢复。

7884f28e-5b24-4c94-93b3-667187e23f47.png

       这类急危重症抢救案例的成功,正是该科室综合实力的体现。近日,《 四川省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 》正式公布,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成功入选,成为四川省地市级医院中首个获此资质的急诊科室,也是继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后全省第三家入选单位。这标志着遂宁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正式迈入“ 国家队 ”行列。

全链条模式+流程创新

筑牢救治防线

       从区域性急救中心成长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始终秉持“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宗旨。科室由河东院区急诊一部、德胜路院区急诊二部,以及康复院区急救站点组成,整合构建了包括创伤、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等在内的“十大中心”,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抢救、EICU、急诊病房及科研教学一体化运作。

        在流程方面,科室创新打造“门对门”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实现救护车、抢救室、急诊手术室(含复合手术室)与EICU无缝对接。患者无需反复转运,即可在复合手术室完成CT、血管造影和急诊手术,术后快速转入EICU,整体救治效率提升50%以上。

       据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夏洪韬介绍,科室大力推进急危重症一体化建设,整合院前与院内资源,并引入智慧急救系统,实现现场急救与远程指导联动,院前平均反应时间缩短30秒以上。EICU主任赵利也表示,近年来,EICU年接收危重患者量以20%的速度递增,去年共收治1200余人,总体救治成功率达80%,与国家水平持平甚至略有超越。

党建业务双融合

引领区域急救发展

       党建引领是科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急救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党支部建在急救一线,以党建促业务发展,构建起九大核心业务板块,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冲得出、豁得出”。

        在党员带动下,科室完成130余项结构化信息模板建设,实现急救信息从纸质化向无纸化、智能化跨越;组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应急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团队多次在四川省乃至全国急救技能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先后获得“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等16项集体荣誉。

       同时,科室还主动扛起区域医疗引领责任,构建起三层级急诊急救培训体系:针对急诊专业人员,科室依托遂宁市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推动优质急救资源下沉基层,每年通过举办学习班、质控会、基层现场巡讲、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对市内基层急诊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已开展线上线下基层培训60余期,覆盖近1万名基层医护人员;面向普通民众,通过“蓝衣天使”志愿服务队、线上直播等形式普及急救知识,9年来累计培训近6万人。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疗组长、主治医师谢婷说:“科室还与德阳、安岳、重庆潼南等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建立紧密转诊网络,每月转诊患者达五六百人,形成‘区域联动、上下协同’的急诊急救网格体系。”

       站在全市发展大局,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将成为我市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关键支撑。下一步,我市将依托该专科能力提升,系统强化全域急诊服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急诊急救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辐射力、专科引领力与社会影响力,全力打造“救”在身边的急诊品牌,为保障区域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