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心脏上的漏洞-访山东省立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李红昕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红昕
从医28年,是国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擅长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结构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在微创心脏外科领域享有声誉。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瓦氏窦瘤破裂、冠状动脉瘘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瓣周漏等的经胸外科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在单纯超声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完成外科介入数量最多的专家之一。参与国家多个《先心病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发表SCI文章和中华医学会顶级杂志文章25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三项。
前段时间,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山东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李红昕主任的团队做的几例高端的心脏外科介入手术展示,这几位患者的病情虽不常见,但比较复杂,不适合用传统的介入治疗,他们通过外科介入治疗,使患者获得重生,其中的一例手术技术还为世界首例。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希望李主任能谈谈这些高端的心脏外科介入技术。沟通后李主任建议采访的内容改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外科介入治疗。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任何一丁点儿瑕疵,都有可能导致生命随时停摆。可是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因为心脏的瑕疵,他们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先心病患儿给家庭、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但需要告知家长的是,几乎所有的先心病,只要及时发现,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手术治疗,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将先心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者如约到山东省立医院采访时,李主任正在门诊忙着接诊。近距离接触李主任,记者被他的温文尔雅的风度、敏捷的思维、对患儿及家属的热情所感染。前来就诊的大部分是年龄很小的患儿,其中一位约6个月大的患儿,妈妈抱着他抽泣着对李主任说:“孩子出生不久就开始哭闹不吃奶,稍微一动就喘得厉害,而且经常感冒发热,每次都引发肺炎。原以为是我们没有照顾好,可谁知前几天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的心脏有毛病。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会得心脏病?”李主任先询问了病情,用听诊器听了听,然后开了一些检查单,让患儿去做相关检查。接下来的是位约11岁的患儿,只听他妈妈心有余悸地说:“孩子从4岁起常感冒,最初就是打针了事。城里医院的医生来村里做检查时发现孩子心脏有杂音,建议去大医院检查。”李主任马上让患儿去做检查,以明确诊断……在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后,李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先心病不是少见病
采访时,李主任直奔主题,“先心病不是少见病,是我国出生缺陷首位的疾病,每年新增15~20万例先心病患儿,发病率高达0.8%。由于遗传、病毒感染、药物、射线等因素造成胎儿的心脏、大血管在出生前就存在结构上的异常,即称为先心病。它分为两类:一是紫绀型,如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二是非紫绀型,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当然,有些先心病是有可能自愈的,如小的肌部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和细的动脉导管未闭等。一般在出生后2周,动脉导管自行关闭;出生后3个月内,未闭的细小导管仍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小的膜部室缺在2岁内仍有自愈的可能。
关键是要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随时观察缺损有无发展,如有发展,就应该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恐慌。”李主任对记者说。
外科介入治疗优势颇多
在采访过程中,前面提到的2位患儿的家长拿着检查报告单来找李主任,李主任用打比方的说法为焦急的家人来解释病情,如6个月大的患儿被确诊为肌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爸爸询问手术情况,李主任说:“孩子需要做的这个手术,跟修房子差不多,就是把心脏上缺的洞‘补’起来或‘堵’住,术后孩子会和健康的孩子一样。”患儿的爸爸一听,连声说明白了,明白了。“把心脏上缺的洞‘堵’住,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堵’呢?”记者问道。“我们采用外科介入治疗,就是在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或经胸小切口进行的微创心脏治疗术,它利用输送鞘管,将特制的封堵伞经心脏表面或外周血管,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病变缺损。实时超声显像,治疗效果即时可见。手术过程不用体外循环,不需心脏停跳。与传统心脏介入治疗相比:医患均不接触X线和造影剂,手术指征更宽(由于不受年龄和入路血管粗细的影响,一些小婴儿和传统介入禁忌病种也能通过外科介入治疗),成功率更高、耗材少、治疗费用更低,安全性更高。”
心脏上的漏洞怎么“堵”
接着,李主任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房缺)、室间隔缺损(室缺)为例,详细介绍外科介入治疗的方法。房缺封堵可采用经皮和经胸两种方式,多数房缺患儿可采用经皮方式治疗:即从患儿股静脉插入输送鞘管,将一个有双盘结构的封堵器放置在房缺处,封堵器犹如一把撑开的小“伞”,牢牢地卡在患儿的房间隔上,房缺也就治愈了。对于房缺直径大和边缘短的患儿,采用经胸小切口的方式封堵。这种方式具有入射角度垂直、卡位准的特点,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封堵成功率更高。室缺封堵同样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对于大小合适、距离主动脉瓣远的室缺(主动脉瓣边距≥2毫米),采取经皮穿刺的方式,胸部没有切口,从外周血管插入输送系统封堵室缺。二是对于室缺过大或过小、距离主动脉瓣近(主动脉瓣边距﹤2毫米)、可能用到偏心伞的患儿,采用经胸小切口,近距离、短鞘输送、垂直角度封堵室缺,使得封堵室缺的适应证、成功率和安全性明显提高。2009年以来,我们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单纯超声引导下“利用直接输送系统经胸骨正中膜周型室缺封堵术”“经左胸干下型室缺封堵术”,突破了传统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实现了对婴幼儿和传统介入方法难以完成的复杂室缺(过大、过小、多发、主动脉瓣边距短)的微创治疗。
“这小‘伞’是什么材料做的?会不会脱落呢?”记者赶紧插了一句。李主任说:“它是由镍钛记忆合金丝编制而成的双盘结构,可自行膨胀,不会脱落。术后3个月心脏本身的内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就自动覆盖在表面,将其紧紧地包裹起来。作为一种特殊的合金,它也不会锈蚀。”
“另外,外科介入治疗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经胸方式提高了封堵治疗的安全性。具体来说,①引入‘保险丝’技术,能防止封堵器脱落。‘保险丝’技术的核心就是封堵器在螺旋钢缆松开后,仍像风筝一样有一根丝线连接。在心脏自由跳动一段时间,确定封堵器卡位牢固,无脱落之虞后,再剪断‘保险丝’拔除。这在传统介入治疗中无法做到。②经胸外科介入路径不经过或少经过心脏瓣膜,不易缠绕腱索、损伤瓣膜。③外科介入由于自右向左通过室缺,不建立动静脉轨道,不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④遇到封堵器脱落、瓣膜损伤、心脏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能立即中转为体外循环手术进行补救。
“截至2017年,我们团队已将各种外科介入技术陆续推广至全国二十余家三甲医院,辐射十五个省,数万名患者获益。”李主任如数家珍地跟记者说着他们先进的手术方法,从他的脸上,记者读懂了这位“刀尖上舞者”的仁心本色。
采访结束之际,李主任特别强调道:“育龄夫妇‘造人’前也要做一些准备。首先要做好心理、生理状态的调节,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胎儿心脏的形成大概在孕8周,所以做好孕前期及孕早期保健至关重要。另外,孕妇要避免用一些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还要避免接触一些放射线等有害物质。”(来源:《家庭健康》杂志 记者:王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致敬医师节,山东滨州推出主题短片《医路有你》
致敬医师节,山东滨州推出主题短片《医路有你》
2023-08-16 -
07-172023
疾病新知 | 邱福铭教授:晚期乳腺癌患者诊疗最新关键研究解析
-
new领域细分开省内先河,学科联合创生命曙光——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中心纵隔肿瘤外科
领域细分开省内先河,学科联合创生命曙光——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中心纵隔肿瘤外科
2023-04-25 -
new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善待每一位病人——“聊城好医生”实至名归
8月19日是全国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为团结凝聚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力量,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更好地树立聊城医师良好形象,8月18日,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评选出 30名2022年度 “聊城好医生”, 市四院 古城院区精神科二病房主任 李观立 获此殊荣。 李观立 自 2009年 来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参加工作, 十 余年来 , 一直坚持在精神科一线工作, 帮助 精神科患者 解除 痛苦,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 2018年11月 ,他 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对口支援莘县,诊治病患,
2021-08-13
-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特检科刘树文,用精准的诊断为外科医生铺好道路
2017-08-12 -
杏林名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刘阳川:中医药治疗肿瘤有“法”可“医”
2020-04-13 -
“堵”住心脏上的漏洞-访山东省立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李红昕
2017-08-12 -
致敬医师节,山东滨州推出主题短片《医路有你》
2023-08-16 -
领域细分开省内先河,学科联合创生命曙光——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中心纵隔肿瘤外科
2023-04-25 -
淄博市博山区:家庭医生在一线 群众有了“定心丸”
2020-02-11 -
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善待每一位病人——“聊城好医生”实至名归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