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ION研究:部分STEMI患者或将避免支架
每年ESC年会的新研究发布都是最受瞩目的环节。经过层层筛选,今年全球共有30项研究入选ESC年会的HOT LINE专场,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于波教授团队的EROSION研究成果跻身此次国际顶级的心脏病学术研究发布平台,于波教授研究团队在年会主会场做了专题报告。
EROSION研究系本次年会HOT LINE专场唯一一项来自中国的原创性研究,该项成果已同期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据了解,该项研究更加细化了心脏介入治疗置入支架的指征,或将写入欧美及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指南,改变AMI的治疗理念。
国内外指南并未明确指出AMI是否应放支架
据于波教授介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狭窄不严重的情况下,可考虑不放置支架,但对于AMI的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置入支架。在我国,AMI置入支架的比例是94%,即100例AMI患者中有94例会置入支架,而欧美国家这一比例更高。国内外指南并未明确指出AMI要不要放支架,只是强调优先选择PCI,但PCI范畴很大,包括置入支架、球囊扩张、血栓抽吸等。
造成AMI的原因很多,包括血管斑块破裂、斑块侵蚀、钙化结节等。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和研究发现,OCT可类似于病理学检查一样,识别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的特征。与斑块破裂导致大量血栓形成不同,斑块侵蚀导致的血栓较小、血管结构相对更完整、管腔相对更大。基于这些病理和影像学特点,于波教授提出设想,斑块侵蚀导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能否通过有效的抗栓治疗稳定病变、避免支架置入,从而避免支架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为患者省下一大笔医疗费用。
冠心病介入治疗理念不断更新
于波教授的团队通过OCT观察了405例ACS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发现约1/4 的ACS由斑块侵蚀引起,有60例患者的冠脉狭窄<70%,TIMI血流3级,且病情稳定。研究者对其中的55例仅应用肝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患者,随访1个月,有47例患者的血栓体积减少50%以上,22例患者完全无残留血栓。
冠心病介入治疗,从早期溶栓、球囊扩张,到放支架,再到不放支架,是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进一步研究AMI患者哪些需要支架治疗,哪些可以避免置入支架,推动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向更加精准化迈进。
研究或改变目前医疗市场的支架乱象
于波教授指出,我国东北地区是AMI的高发地区,由于高寒、饮食高盐、吸烟等因素,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哈医大二院曾经收治过最年轻的AMI患者年仅18岁。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很多人并非由于冠脉狭窄而形成血栓,往往可不置入支架,仅靠药物溶栓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受制于理念和指南的限制,国内外很多医院都会对这类患者实施支架治疗,有的医院1年置入支架上千例,但其中约10%~20%的患者或许并不需要支架。如果该项研究能够推进指南更进一步细化,将支架的精准医疗理念更进一步推广,或将改变目前医疗市场的支架乱象。
近年来于波教授团队在OCT临床应用领域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累积发表数十篇高水平SCI文章,其中影响因子15分以上的达到8篇,在国际心脏介入治疗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雄厚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积累,才能够赢得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以及《欧洲心脏杂志》等国际顶尖学术平台的青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贾海波)
NORSTENT研究:
第二代药物支架未较裸金属支架有更大生存获益
随着裸金属支架(BMS)技术的不断改良(包括新的支架设计、不同的金属成分和更薄的支架壁),NORSTENT研究者认为,需要重新比较BMS与第二代药物支架(DES)在临床上的获益。
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NORSTENT研究在挪威8个PCI中心进行,是目前最大的支架相关临床研究,随机入选了9013例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DES组(4504例)和BMS组(4509例),在DES组中96%的患者置入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支架。
6年结果显示,主要终点(各种原因的死亡和非致死性自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DES组为16.6%,而在BMS组为17.1%,此外两组间的全因死亡率无差异。然而,6年再次血运重建率DES组为16.5%,BMS组为19.8%(HR 0.76,P<0.001)。
点 评
主要研究者挪威特罗姆瑟大学Kaare Bonaa教授指出:“DES治疗的患者与BMS比较,并未显示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处理冠脉病变行血运重建术时,BMS与DES的推荐力度应相当。此外,尽管目前的ESC指南推荐新一代的DES要优于BMS且作为冠脉血运重建的首选,但相信随着NORSTENT研究结果的出现,指南可能会做出相应的更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侯旭敏)
PRAGUE-18研究:
不同P2Y12拮抗剂作用相当
阿司匹林被公认为治疗ACS的基石,但对于是否应联合使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仍有争议。ESC指南中对于行急诊PCI患者中使用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作为Ⅰb类推荐。
PRAGUE-18研究是第一个头对头比较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在AMI和STEMI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随机入选1230例STEMI患者,PCI术前使用普拉格雷60 mg继以10 mg/d服用1年(如果>75岁或<60 kg则给予5 mg/d)或替格瑞洛180 mg口服继以90 mg bid服用1年。
一级终点(死亡、再次心梗、紧急靶血管重建术、卒中、需要输血的严重出血和7 d后延迟出院)的发生率普拉格雷组为4.0%,替格瑞洛组为4.1%。此外,30 d的终点事件两组也无差异。
点 评
主要研究者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心脏中心Petr Widimsky教授指出:“研究结果给了临床医生更多的自由度,在治疗STEMI患者时与阿司匹林联用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中可选择任何一个P2Y12受体拮抗剂。基于本研究结果,在术后最早的7 d内,普拉格雷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而之后替格瑞洛则发挥更大的优势。尽管如此,这两种P2Y12受体拮抗剂显示了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AMI患者中发挥了同样显著的杰出的疗效。”事实上,由于两组的终点结果无差异,研究提前在中期终止。
Widimsky指出明年将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比较因“经济驱动换药”从使用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替换为氯吡格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捷克共和国,患者住院期间使用P2Y12受体拮抗剂是免费的,但出院后患者需要自己承担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的费用。所以一些患者决定换用氯吡格雷,因为氯吡格雷是医保报销的。”(侯旭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规模到价值:医疗健康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答卷
医师报聚焦两会期间医疗健康领域关键议题,围绕改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健康科普标准化建设、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等角度,系统呈现改革中的最新探索与实践,为推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05-12 -
new科研、临床、科普三位一体,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
医师报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相关议题,汇聚多位呼吸、泌尿学科以及基层医院管理者,围绕绩效考核、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科普、癌症早筛、人工智能等方面内容,全方位探索促进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025-05-12 -
new破局攻坚!打造有温度的全民健康防线
2025-05-08 -
05-082025
破局攻坚!打造有温度的全民健康防线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